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已发掘656个 当时流行看图说话

时间:2016-10-27 17:51:45

昨天,浙江考古圈出了一本书,北京故宫、上海复旦、华东师大,还有浙江考古界的一大批专家都赶到了杭州,为这本书的出版捧场,还聚在一起开了个研讨会。

什么书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书名叫《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图录,目前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刻画符号,全在这本书里,有656个,符号种类超过340种,填补了良渚刻符的研究空白。

其实,钱报读者可以说是看着它长大的。这三年,这本书的每一次进度讨论,或是在良渚器物上发现某个重大符号,比如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了疑似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钱报都进行了报道。

那么,既然良渚刻符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它是不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恐怕还不能这么说。”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张忠培昨天说。

既然还是个谜,我们不妨脑洞大开——5000多年前,良渚人没事的时候,就在陶器、石头、玉器上发发朋友圈,他们到底说了点什么呢?

壹 大眼睛,小胡须,貌似猪的鼻子,萌萌哒。看样子,这应该是某只小动物,究竟是谁?

1972年,有人在江苏澄湖采集到了这个陶罐,口子上已经残破了,但惊喜的是,罐身上一圈有5个图案,仔细看,似乎都是不同的动物形象,比如这只,有学者觉得是猫,你看像不像?

难道是这个罐的主人的宠物?其实,这些图案都是罐在烧之前刻的,用的是竹管,或者断掉的芦苇管,线条流畅,而且五个图案大小差不多,留白合理,很明显之前已经设计好,不是即兴发挥。

贰 鸟崇拜,在新石器时期是很普遍的现象,到了良渚文化,更达到一个新高度,到处都是“鸟语”。当然,它不会随随便便出现在任何器物上,只会挑高级的地方呆,比如玉璧、玉琮,这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这只鸟就被刻在玉璧上,而且还站在一个高台上,高台里还刻了类似龟、蝎子的动物。设计师很直白,这就叫:鸟立高台。可能与祭祀有关,算是良渚文化中作为人的巫师,和以鸟形象出现的天神之间交流的密码。

但有意思的是,古埃及有位国王,他的名字居然就是这个Logo!你如果去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就能在一块陶块上看到这个标志。到底是谁抄袭谁?大家几乎是差不多同时期的小伙伴啊。

叁 不用小记多说,你一定会脱口而出:这不是“郑”字嘛!

这个“字”,就出现在平湖庄桥坟遗址一块石钺的角落上,旁边还有一些凌乱的线条,但仔细看看,又有点像鸟。

“郑”只是我们的猜想,良渚刻画符号里,能和现代文字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这个了。而656个符号里,跟甲骨文有点像的,也只有30多个。其实,“郑”的左右两边隔得比较开,中间留的空间有点大,所以这个符号很可能是两个单独符号。

肆 人家都是发个图,这个余杭南湖的良渚人居然在圈足罐上发了一句话,12个“字”!

这是其中一个图案,很明显又是一个小动物,你猜是什么?

历史学家李学勤认为是“虎”,只是略瘦弱了点。他还读出了其中8个字:朱旗践石,网虎石封。

这并不能连成一个有完整意思的句子。其实,多个符号成组出现,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已经可以成词成句了,从原始文字的发展阶段来看,已经很高级了,会说整话了!

只是,他究竟要说什么呢?有专家觉得,可能是“人拿着劳动工具钺去抓老虎。”不过,小记提醒,良渚人不一定是从左到右“打字”的哦。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