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2月23日电 题:张伯苓和南开:一人一校一国家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2月23日,张伯苓先生逝世63周年纪念日。无数网友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他创立南开的功绩。
张伯苓的嫡孙张元龙,谈及南开这座由祖父创建的高校时颇为感慨,“南开正是在国家积贫积弱、最危难的时候成立的,那时候有一批人想的是教育救国。”
张元龙认为,南开的校训“允公允能”就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校训,它有着非常强烈的家国情怀,这个从“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就能看到,不仅自己要有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张元龙介绍,南开刚开始创建的时候是想要学习日本,之后转向学习欧洲,后来又开始学美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对南开、对张伯苓这些人的刺激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就发起了东北研究会,抵抗日本。
1937年卢沟桥事变。7月29日,日军就对南开大学进行轰炸,7月30日,日军攻入南开大学校舍,劫掠并纵火焚烧未被炸毁的建筑。同日,日军炮队亦自海光寺向南开大学射击,木斋图书馆随即起火被烧毁。30日下午,张伯苓发表讲话:“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南开大学成为中日开战后第一所因战火被焚毁的高等学府。南开大学遭袭受到当时多方关注,英国牛津大学在内18所高校的170名教授联名声援并敦促英国政府制止日军暴行。蔡元培、胡适、茅盾、郭沫若等知名人士纷纷发函慰问。蒋介石也向张伯苓承诺将重建南开,并表示“南开为中国而牺牲,有中国即有南开!”。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名驰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是其杰出代表。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三次回母校;1958年毛泽东主席莅临南开;江泽民、李鹏、朱鎔基等也曾先后视察南开。作为南开校友的温家宝在担任国务院总理的十年中,多次谈到南开老校长张伯苓。
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中热情赞扬张伯苓终生办学、矢志不渝的教育信仰。他说:“张伯苓是位教育家,他宁可做校长,不当部长。……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我们今天回忆南开不要仅仅把它看成一个教育机构,是教知识的,南开是塑造人品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校。”张元龙如此评价南开和张伯苓,“他没有自己的私心,没有自己的私利,这是他受尊敬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母亲跟我说,祖父张伯苓健在时,平时来的朋友特别多,他常讲,中国是有前途的,大家要努力。”张元龙说,作为一个老师、校长,就要跟年轻人讲进取意识,不悲观,要激励。“所以,南开的学生出去后不一样,总有一股朝气,不读死书。”(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