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但即使武斗最血腥的时候, 8 15 和 反到底 的高层也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一切看起来像是游戏 周家瑜和 反到底 黄廉、邓长春是好朋友。几个人经常在一块吃饭、聊天,有事还互相帮忙。但他们领导的两大组织,每天都在屠杀着对方。
武斗死难者合葬墓。当年的墓志多用毛主席诗词。 图/南方周末记者翁洹
本文摘自:《南方周末》网,作者:杨继斌,原题为:《最后的武斗罹难者墓群》
这里埋葬着超过400名文革武斗死难者,也深藏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我们必须直面的历史。
连石头也会老。40年前的沙页岩墓碑,寒暑一刀一刀割下去的,打眼看去,已经近乎一座座无字碑了。1992年出狱后,周家瑜每年清明都要来墓地的荒草和杂树中坐一会。这里埋着他的战友。这些年,他亲眼看到石制墓碑上的、扑克牌大小的姓名慢慢风化殆尽。而他自己,这个 文革 时期的重庆武斗组织 8 15 派 政委 ,也已经老了。
2009年12月,在相关研究者及亲历者历时十余年的奔走呼吁之后,全国仅存的一个 文革 武斗死难者墓群被评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已经在重庆市沙坪坝公园西南角潜伏了40年。
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墓园紧邻一座1990年重建的天主教堂。一道高约三米的块石叠砌而成的灰墙,把墓园大致围成船形。清晨,这里能听到山后复元寺小学里稚气的的读书声。下午,落日会把山丘西侧天主教堂顶上巨大十字架的阴影投射到墓地。
沙坪坝区在武斗中是 8 15 派的根据地。所以这个墓地埋葬的,几乎全是 8 15 派的死难者。国民党时期,这个山丘便属知名爱国人士饶国模的私家墓地,时称复元寺墓地。抗战期间,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病逝的干部,便葬于此。之父、邓颖超之母亦曾安葬在这里。
武斗开始后,死伤不断扩大,一些大的工厂学校(如重庆大学、建设厂等)多在自己的单位内开辟墓地安葬。而一些小单位的罹难者,因为单位内找不到安葬空间的,便被葬在了这里。
40年前,这里尚处于重庆市的偏远地带,山丘下是藕塘,再往东便是水田。但随着重庆市区的迅速扩张,墓地一步步走进繁华的城区腹地。藕塘在1980年代变成了人工湖,一座自由女神像立于距离墓地不到200米处。如今,墓地周围的林荫道上,四处悬挂着 红歌会 的招牌。
随即同几个唱红歌的老人聊起,竟有当年参加过武斗者,只是竟不知有五百多同龄人埋葬于不远处。每天都有老人在这里合唱红色歌曲。这同样是安葬于此者生前所熟悉的旋律。
学校埋不下这么多尸体,便选中了沙坪坝公园
躯体被白布包裹起来,穿上军装,别上领袖像章,埋在了浅浅的坑里。
65岁的周家瑜,是当年武斗 8 15 派的政委。1976年,因 指挥、参与、枪杀、打死被俘的无辜群众 ,周家瑜入狱16年。 武斗烈士墓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件好事,我希望历史能给我当年的战友一个名分。 周家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