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童庆炳追悼会举行,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现身。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昨日上午9时许,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内,哀乐声低沉回荡,文艺学泰斗童庆炳教授追悼仪式举行,千余师生、亲友前往送别,作家莫言、余华等人也来送最后一程。
6月14日,从金山岭长城下山时,喜欢登山的童庆炳突发心脏病,于当日下午6时许,不幸去世,享年80岁。为纪念这位资深教授,北师大决定推迟原定15日举行的毕业生走红毯仪式。
送一程
“敬爱的童老师,安息”
童庆炳的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吊唁厅内,童庆炳身上盖着党旗,躺在鲜花丛中,背后的大屏幕上,来回切换着他的生前照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作家王蒙等敬献的花圈,也都立在一旁。
昨日上午9时许,第一批吊唁者先行向这位文艺理论大师告别,其中,就有童的学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他敬献的挽联上写着:“敬爱的童老师,安息。”
莫言身着白衫黑裤,神色凝重,他先是三鞠躬,后移步到童庆炳遗体旁时,又鞠了一躬。离开吊唁厅后,他的眼眶已有些湿润。
作为莫言的硕士论文指导老师,童庆炳曾建议莫言结合自身的创作写“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后来莫言将题目改为《超越故乡》,该论文也被童庆炳收藏多年。
据北师大校内人士介绍,莫言昨日是带着脚伤坚持来送童老最后一程的。
学生忆
老师既宽容又严格
接受媒体群访时,莫言说,童庆炳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位宽厚的长者,他对学生充满了照顾和厚爱,他的突然离去,让曾经受过他恩德的学生们,心里感到很悲痛。
就他个人而言,莫言说,恩师对其一直很照顾、很爱护,大到创作方面,小到生活方面都给过他很大的关怀和关切,“本想着过两天找老师聊一些学习方面的事情,没想到这么突然离开。”
童庆炳的另一作家学生余华也有类似感叹:老师是一个既宽容又严格的人,虽然有时不同意学生的观点,但他宽容和尊重不同意见,而在学风上,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
对于自己的作品,余华说,老师和他交流并不多,毕业后交流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事。他曾撰文回忆,1993年,当他辞职定居北京后,童庆炳还曾参与学校工作,想把余华调入北师大中文系教书。
1988年左右,童庆炳和鲁迅文学院何镇邦合作,开设了“文艺学·文学创作”研究生班,而余华、莫言、刘震云、毕淑敏、严歌苓等作家都曾是班里的学生。
亲友忆
儿子送上毛笔宣纸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夫子人格宜为天下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先生学识堪称百代师。”这副挽联被挂在吊唁厅门上,代表着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对童庆炳的评价。
对其余高校的师生而言,童庆炳的名字,则更多和一本教材联系在一起。据北师大校方介绍,童庆炳编著的《文学理论课程》已被500多所高校选作基础课教材。
丁子霖和童庆炳是同年出生的老朋友,她记得,尽管多次遭受疾病打击,但童庆炳并未搁置自己的学术工作,医生都觉得,这样工作会影响他的康复。
而在老同事马兴国看来,童庆炳又是一个有生活情趣,钟爱登山的人,早年时,他每周一般都会去香山登山。
老友史巽姑女士则记得,童庆炳对儿子童小溪的管教很严格,“有一次,他儿子作业没写好,他就把整个作业本都撕掉了,还让儿子熬夜改。”
如今,童小溪也已从教,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社会学学者。昨日上午,在最后的家属向遗体告别环节,他伏在父亲胸前,抚摸着父亲的脸,低声说道,一路走好。
他又拿出一个事先备好的电脑包,从里面掏出一沓宣纸和毛笔、钢笔、眼镜,让父亲带走这些他生前钟爱的物件。
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