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衫军
原标题:台湾 白衫军 促生新公民运动
台海网8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燕子)在台军下士洪仲丘告别式的前夜,由台湾网友自发参与的 万人送仲丘 活动掀起高潮,25万参与民众迫使 行政院长 江宜桦立刻出面表态,收到立竿见影的 申冤 效果。这场特殊的抗议活动,既没有政党主导,也无 大人物 出面,被岛内称为 公民运动 的分水岭。
对此,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政经所教授周志杰认为,这场网友串联、民众自发的爆发式运动确实前所未有,但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 键盘的力量 亦是一把双刃剑。
松散却有爆发力的虚拟团体
自洪仲丘案发生以来, 公民1985行动联盟 是个曝光率非常高的组织,近期的两场大规模抗议活动,均由该组织发起。参与了前晚 万人送仲丘 活动的台湾朋友告诉导报记者,比起那些政党主导或是社运团体发起的抗议活动,这次的活动 松散但非常有爆发力 。据了解, 公民1985行动联盟 是洪案发生后,由39位互不相识的网友发起的组织(1985是台军申诉专线),其诉求很简单:让事件真相出炉,要求台军改革。为了表达这一诉求,他们先后组织了两场抗议活动,因为参与者统一着白衣,因此称为 白衫军运动 。
按照周志杰的观察,以往台湾也有过与突发事件相关、不与特定政党或利益团体结合的低政治性公民运动,但透过网络进行串联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公民运动,这是第一次。让以往坐在电脑前的 宅男宅女 们走上街头的动力,正在于这个议题对很多人的心灵都有共同投射。 公民1985行动联盟 的发起者、抗议活动的参与者,他们自己或亲友不乏有过当兵的经历,发生在洪仲丘身上的事情,他们也曾听闻或经历。 在周志杰看来,这就是一个松散的虚拟团体,却能组织起如此有爆发力的公民运动的原因。
去政治化 成台社运趋势
不少台湾学者对 万人送仲丘 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除了新鲜的组织方式之外,也在于这场运动最大程度杜绝了政治力量的介入。25万人向马 政府 要真相的运动,并未成为某些政治人物的表演舞台。事实上,民进党并非对此没有想法,10余天前,民进党才宣布要组律师团力挺公民运动,其背景正是洪仲丘案引发的抗议声浪持续高涨。不过前晚的活动,显然没有民进党什么事。
在周志杰看来,由于公民运动的诉求多为表达对当局的不满,因此很容易与有着共同目标的在野党相结合。但是以往标榜关注社会运动的民进党在上台之后,与社运团体由 肝胆相照 变成 肝胆俱裂 ,已经逐渐让台湾近年的公民运动出现去政治化趋势。不过传统社运团体的诉求往往要通过 修法 实现,因此在野政党 立委 很愿意为之奔走,这也算是一种 战略结合 。而这次的 公民1985行动联盟 又与传统社运团体不同,虚拟的组织形态决定了政党力量更难以介入其中。
双刃剑恐 割伤 台湾
周志杰告诉导报记者,从公民运动角度,洪仲丘案中所爆发出的社会力量值得肯定。这也说明台湾的民主在不断深化,普通民众不仅能从道德礼仪上自律,也能对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议题有自发性的参与。
但 键盘的力量 目前来看是一种单一性的、爆发式的存在,为洪仲丘申冤当然可以做到,但如果面对更需要专业意见的 核四公投 等议题,或许就会变成 双刃剑 。而一次又一次的公民运动,会加剧民众对当局的不信任,长此以往,恐让 政府 进退失据。此外,相对于有实体组织的传统社运团体,网络上的虚拟力量如果被 有心人 引导行销,也会为这种新型的公民运动形式增加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