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死亡_0

时间:2016-08-17 17:45:20

尸体处理:美国动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为拉登进行海葬,他的葬身之地位于北阿拉伯海域

盯梢信使 情报部门掌握藏身地

美国情报工作人员多年来一直在追踪一名本·拉登信任的“信使”。4年前,确认了本·拉登的身份。2年前,确定了他的活动范围。去年8月,发现了他在阿博塔巴德的住所。[]

演练刺杀 海豹突击队多次出动

本·拉登在阿博塔巴德的藏身地点结构复杂,空间庞大,令美国官员感到“震惊”,其外墙厚度达4到6米。CNN称,此前,海豹突击队曾对追杀行动进行过多次演练…[]

授权行动 奥巴马上周拍板刺杀

奥巴马称,上周授权采取刺杀本拉登的行动;美国特种部队刺杀了本拉登是首要任务;美国没有与伊斯兰世界作战;美国已破坏了恐怖袭击和恐怖主义网络。[]

激战40分 美军损失一架直升机

在确认拉登具体藏身处之后,美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乘坐直升机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地区向一处戒备森严的建筑发动了进攻。1架直升机坠毁,有可能是遭地面炮火击中。[]

惨遭爆头 拉登尸体落美军之手

在围剿过程中,拉登曾经反抗,双方交火,最后被美军一枪打中头部身亡,其尸体落入美军手中。此外另有3男子死亡,还有1名被抓当做人肉盾牌的妇人也不幸丧生。[]

无处可依 本拉登最终魂归大海

依据伊斯兰风俗与传统,拉登的尸体应该在24小时内被埋葬。由于很难找到一个国家愿意接受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的遗体,所以美国只好把他葬在大海之中。[]

1955年 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 1979年 参加了美国支持的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并与他人合建“圣战者服务中心” 1988年 在阿富汗建立“基地”军事大本营及训练营地 1989年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拉登与其追随者返回沙特 1990年 海湾危机时,拉登因不满沙特邀请美国驻扎军队而离开那里 海湾战争结束后 流亡到苏丹 1994年2月 沙特阿拉伯正式剥夺其公民资格 1996年 苏丹要求拉登离境 1998年 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遭到炸弹袭击,造成二百多人死亡 1999年6月 美国悬赏500万美元捉拿拉登 2001年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等地遭恐怖袭击,美国认定拉登是头号嫌犯 2011年5月2日 被美军击毙于巴基斯坦 拉登之死的影响争议 拉登死亡是对恐怖活动的沉重打击

这一次本·拉登终于被美国人打死了,实际上都不可能逃脱真正的惩罚,所以说对基地组织,对国际恐怖主义,对极端势力是一种非常承重的打击,对国际社会反恐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消息。[]

拉登之死对中东局势产生积极影响

本拉登之死把美巴关系拉回轨道

名为阿卜杜勒·加尼(Abdul Ghani)的沙特阿拉伯公民两周前在一次位于阿富汗库纳尔省靠近巴基斯坦边界的空袭行动中死亡。北约认为,加尼是目前在阿富汗活跃的约百名基地组织成员中,最高级的头目人物。[]

报道称,艾-马斯里是在2010年5月据信是“基地”组织三号人物兼本.拉登财政官的穆斯塔法.阿布-耶济德被打死后,接替阿布-耶济德职务的。他生前负责组织“基地”成员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等国的广大地区发动袭击。[]

作为基地组织三号人物,耶齐德被反恐专家认为领导着一个专门负责制订恐怖袭击方案的“智囊团”。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他就是2007年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遭暗杀事件的幕后元凶。[]

6月8日,美军对巴格达以北的村庄实施空袭,在空袭中打死了基地组织伊拉克领导人扎卡维。随后,伊拉克总理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扎卡维在空袭中被炸死,美国国防部称将对扎卡维尸体进行基因比对以证实其确已死亡。[]

哈提卜所领导的“基地”组织在黎巴嫩境内组织、策划并进行恐怖活动,主要目标是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家驻黎巴嫩的使馆以及黎巴嫩的安全和司法部门。

穆克林自称是“基地”组织在沙特乃至整个阿拉伯半岛的首领,曾在阿富汗接受本·拉登的培训。穆克林的组织连续在沙特发动针对西方国家利益的恐怖袭击事件。他曾扬言要在阿拉伯半岛“清洗异教徒”并“屠杀”外国人质。

扎瓦赫里出生于埃及的一个医生世家,他是基地组织的二号领军人物。本·拉登死后,扎瓦赫里很有可能继承本·拉登成为基地组织新的领袖。

扎瓦赫里对于本拉丹来说,就象是他的大脑。他具备很强的策划能力。在最新获得的基地情报中,扎瓦赫里鼓励穆斯林反抗在利比亚的北约和美军。

911事件后,扎瓦赫里和本·拉登都在躲避美军的俘获。但是本·拉登周日被杀后,扎瓦赫里没有发表任何言论。[]

九一一事件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的由基地组织所发动的一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当天早晨,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民航客机。劫持者故意使其中两架飞机分别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造成飞机上的所有人和在建筑物中的许多人死亡。劫机者迫使第三架飞机撞向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五角大楼。第四架飞机于宾夕法尼亚州索美塞特县的乡村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四架飞机上均无人生还。

包括劫机者在内总共有2996人在这次袭击中死亡,绝大多数的伤亡者为平民。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

1998年8月7日,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大使馆几乎同时遭汽车炸弹袭击。这两起恐怖袭击共造成224人不幸遇难,超过4500人受伤,被认为是由本·拉丹领导的基地组织所为,事件第一次引起了世人对本·拉丹和“基地”的注意。

马德里“3·11”连环爆炸案是指一系列发生在2004年3月11日针对西班牙马德里市郊火车系统的恐怖主义炸弹袭击。在这次恐怖袭击中,一共有191人死亡,2,050人受伤。此事件发生时间正好为美国911袭击事件后的911天。

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时间,伦敦连环发生的至少7起爆炸案。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共52人,伤者逾百。爆炸在伦敦获得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不足一日后发生,同时在苏格兰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也正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