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得知警卫欲怎样处理张思德遗体后大怒:你敢

时间:2016-08-06 16:40:40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洋溢着“艰苦奋斗”精神的时期,毛

在战争年代里,人牺牲后,最好的办法就是就地掩埋。所以主席问我怎么处理后事,我想也没想,就说:“就地掩埋。”主席听后生气地说:“你敢!赶快派人,把人抬回来!”

核心提示:在战争年代里,人牺牲后,最好的办法就是就地掩埋。所以主席问我怎么处理后事,我想也没想,就说: 就地掩埋。 主席听后生气地说: 你敢!赶快派人,把人抬回来!

本文摘自:《戍卫一生 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作者:刘辉山 古远兴,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在毛主席警卫队,有一位后来妇孺皆知的人物 张思德。毛泽东为张思德因公殉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古远兴回忆:

1944年9月,在我们警卫队里发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那就是张思德的牺牲和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发表。

张思德是四川仪陇县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家里很穷,父亲给地主做长工,终年劳累,因积劳成疾过早去世了。母亲生下张思德六七个月后也病死了。养母刘光友把他带到十二三岁,他被迫给地主割草放牛,受尽了阶级压迫和剥削,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锻炼出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1933年张思德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同年加入了共青团,后又加入了共产党,对党的事业,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红军北上抗日的时候,他曾三次走过草地,那真是历尽了千辛万苦,在困难面前从未被吓倒过;他负过伤,立过战功,他仇恨敌人,对人民和同志无比热爱。

他作战勇敢、顽强,警卫忠诚、机智。在一次的战斗里,他一个人夺回来敌人两挺机枪,自己也负了伤,在这次战斗中他立了战功。还有一次,在茂州岷江沿岸,张思德发现两个敌人正在追赶我们的一个小同志,当时的情况很危急,张思德不顾一切地赶上去,一枪就打倒了一个敌人,另一个敌人吓得逃跑了,那个小同志脱离了危险。曾经有四方面军的同志向我介绍过,在过草地的时候,张思德为了同志们的安全,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试吃野菜,为此他还中过毒。

作为一个警卫战士,除了要对党、对首长无限忠诚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外,还要有高度的警惕性,能灵活机动地处置各种复杂情况。张思德当警卫战士时警惕性很高,他在执勤的时候,注意周围情况,他的枪总是跟着人,人到哪里,枪到哪里,保证了每项警卫任务圆满完成。张思德对武器也是十分爱护,他的枪总是擦得干干净净。

张思德在工作上从来不计较、不挑拣,不论任何艰苦的情况下,没有叫过一声苦,他总是有说有笑,非常乐观,像所有的革命战士一样,对革命、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他干一行爱一行,能上能下,他从前当过班长,由于工作的需要,组织上调他当战士,他没有怨言,愉快地服从,他对别人说: 班长和战士的职责不同,但为党工作是一样的。 张思德的言行,充分体现出他的高尚品质。

我和张思德在一起工作将近两年,虽然时间不长,可是他的一些事情在我的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抚心率不齐的女人”</p></div>
</div>
</div>
<script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