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滑雪成为中国社会的时尚,随着资本大量涌入,滑雪场可谓遍地开花。来自《2016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滑雪场646家,去年滑雪总人次为1510万。从参与人数、雪场布局和滑雪消费动向看,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市场。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作为全球滑雪市场中唯一有显著增长的国家,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显而易见。但《白皮书》的数据,也揭示了中国滑雪市场基础之薄弱——目的地度假型滑雪场仅占总数的3%,雪道面积30公顷以上的雪场仅有15座,雪道面积5公顷以下的有518座,占比超过80%。这些小型滑雪场的全年滑雪人次几乎都在5万以下,过半滑雪场连两万人次都达不到,它们中的大部分没有压雪车、索道等设施。
“野蛮生长”是很多行业发展之初会经历的阶段,滑雪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也不例外,相当一部分雪场的建设缺乏合理规划,甚至属于无效投资。一些城市周边的小雪场并未形成自身特色,陷入同质化与低价竞争的泥潭,呈现着滑雪产业的“虚火”。
与滑雪产业的“虚火”相伴的,是大大滞后于雪场建设速度的行业安全标准建设和监督落实,这也导致意外伤亡事故不断出现。在滑雪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从业人员资质参差不齐,成为一大“绊脚石”。如果滑雪场的建设和运营“门槛”不够高,对游客的基本培训和指导也就成了空话。
滑雪场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如何将初次滑雪者转化为二次消费者,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目前的646家滑雪场中,75%的雪场属于旅游体验型,针对的消费者群体为观光客。这类雪场的特点是设施简单,通常只有初级雪道,一般位于景区或城郊。而在欧美日等滑雪运动历史悠久、滑雪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旅游度假模式是主流。从这一行业的发展规律看,待市场进入成熟期后,未来我国大量的中小型雪场将被淘汰,高质量、大规模的目的地度假型滑雪场将成为主流。
到2025年,我国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将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1万亿元——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勾勒出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蓝图。前景令人期待,工作更须扎实,具体到滑雪产业,应尽快完善冰雪运动的行业安全标准,注重对滑雪教练、雪场经营管理和设备维护人才的培养,让“门槛”高一点。
[责任编辑: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