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虽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但也受到不少人的质疑,因为“性本善”思想在很多方面是解释不通的,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能辨别善恶吗?台湾学者傅佩荣就表示,孔子并无意“性本善”。傅佩荣称,查阅典籍可以证明,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没有说过“人性本善”,而且与其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是矛盾的。傅佩荣推断,“人之初、性本善”是儒学后辈添加的。我以为,人之初没有善恶观念,对一个人很难定论其是好人还是坏人,好坏在一念之间,所谓好坏往往是对其一时一事的判断。
内地专栏作家老愚说,“坏人”只是个标签,“好人”同样如此。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对好人坏人更有着独特的判断,据老愚说季羡林有一个“坏人定律”,一是坏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二是坏人是不会改好的。尽管这是季羡林的经验之谈,但绝对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以我们的人生体验我们知道:坏人是可以变好的,好人也是可以学坏的;坏人未必永远都是坏人,好人未必永远都是好人;在这事上他是好人,在另一事上就可能是坏人;对对他好的人表现往往是善,而对对他坏的人表现的往往就是恶。这才是真正的人。
记得有一位内地作家写过一篇微型小说,叫《好人坏人》,获得了“新世纪哲理微型小说全国征文大奖赛”的一等奖。这篇小说塑造了四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A,在公交车上主动给孕妇让座,是好人的表现。B,经常偷盗电缆,是坏人的表现。C,见义勇为勇救落水儿童,更是好人的表现。D,因生活所逼入室打劫,肯定是坏人的表现。然而,A、B、C、D竟是同一个人。这好像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当然也不存在万恶不赦的人,“好人”或“坏人”都是相对的,任何人都可能是矛盾的统一体。
其实,一个人的善恶好坏,除了法律道德的判断外,还有因人而异的判断,而且这是决定一个人如何抉择的“主要判断”。譬如,敢于主持公道的人,在受益人一方就是好人,在另一方就是一个坏人。再譬如,一个人利益受损,拿起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人,但是在某些官员那里,这个人就是“与政府作对”的“刁民”。虽说公道自在人心,黑的说不成白的,白的也说不成黑的,但有时连智者也未必分得清身边的“好人”和“坏人”。有时候真假难辨,善恶难辨,再加上有时善恶还混在一起,好坏只能由法律决定,善恶真的难以言说。人是可善亦可恶的,法律制度必须教民以善,并以善教恶,绝不可以恶惩善。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冀北仁)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