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楼藏“蛇窝” 窗框上“绿带子”原是菜花蛇(图)

时间:2016-10-09 17:02:02

居民楼藏“蛇窝”窗框上“绿带子”原是菜花蛇(图)渝中区新民街一小区居民楼,这些架上的笼子里,曾经养了上千条蛇。 渝中区公安分局供图

昨天早晨,家住渝中区新民街的罗女士起床后,“唰”一下拉开了窗帘,转身时,她还是下意识地望了望头顶,舒了一口气。两个多月前发生的事,至今历历在目,差点把她吓病了。

夏天,是蛇类等动物的活跃期。而在新民街附近,住户都知道居民楼里藏着一个“蛇窝”。直到不久前,租赁户将饲养的上千条活蛇搬走,周围的住户们才放了心,“终于能过一个清静平安的夏天了!”

打开窗帘看见“绿带子”

罗女士是去年冬天在新民街租的房子,虽然这里是老居民区,但很安静,离上班的单位也比较近,罗女士对房子一直很满意。

罗女士说,有时她下楼时,总能闻到一股腥臭味,起初她还以为是老居民区的卫生没有搞好。但后来她从邻居们的聊天中得知,原来是楼下有租赁户在家里养了蛇。

“小区里有人养蛇!万一跑出来怎么办?”罗女士有些提心吊胆,生怕蛇跑出来伤人。

今年五一假期的一天,罗女士一早起床后,觉得有些闷,于是去拉窗帘。窗帘“唰”一下打开后,罗女士盯着窗框上的一条“绿带子”发呆。

“这是什么破布带子啊?缠在上面怪难看的……”罗女士想伸手去够,突然发现“带子”动了起来!这哪是什么“布带子”,原来是一条缠在窗户上的蛇!

被吓坏了的罗女士立即报了警,邻居们闻讯赶来,将蛇赶走了。尽管那是一条比较小的菜花蛇,危害并不大。但这件事,让罗女士犯了心病,有段时间她甚至不敢回租住的房间。

居民楼养蛇隐患多

进入六月后,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住在新民街121号附近的住户们开始抱怨起来:“这臭味闻着太难受,而且夏季也是蛇出洞活跃的季节,万一蛇出来伤人怎么办……”

渝中区七星岗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高立辉根据居民们反映的情况,很快就找到了在居民楼里饲养活蛇的租赁户。民警了解到,这家养蛇租赁户虽然有相关部门批准的饲养许可证,但的确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很多困扰:一是浓重的腥臭味,让底楼的一些住户根本不敢开窗;二是不时有小蛇从饲养处逃出,或是在附近花台上盘踞,甚至进入居民家。最让住户们受不了的是,饲养活蛇的租赁户,直接在过道旁对蛇进行宰杀,路过的住户,特别是小孩子,都觉得害怕。

在得到租赁户的允许后,民警进到了饲养蛇的房间。“屋里又潮湿又昏暗,四周都有铁架子,架子上有不少铁笼子,每个笼子里至少有10多条活蛇。”民警向记者介绍说,当时进到屋内时,的确臭味熏天。

最后,派出所协同工商等部门与养蛇租赁户进行协商,租赁户答应在一个月之内搬迁。

养蛇租赁户搬走了

昨天中午,重庆晨报记者来到新民街121号楼下。在底楼,一位中年妇女承认,以前就是他们家饲养的活蛇。“现在都搬走了,还有什么好看的!”记者看到,这家租赁户靠街的一侧,有一扇卷帘门,侧面有一个小门。门口地面上有许多污迹,时不时还是会传来一股臭味。

养蛇租赁户搬走这件事,很多住户都表示“终于放心了”。住户李祥(化名)就说:“以前夏天,我们连在楼下的花台乘凉都提心吊胆的,担心随时可能窜出一条蛇来。搬走后,我们总算能过个安静的夏天了!”

夏季如何防蛇

1

5-10月份是南方毒蛇伤害的高发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傍晚要特别注意防蛇。

在翻转圆木、石块或掘坑挖洞时应该使用木棒或其它工具,不可徒手进行,以防被隐藏其中的毒蛇咬伤。

2

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应绕道远行。若被蛇追逐时,呈“之”字形路线跑开,切勿直跑。

3

如果迫不得已要杀死毒蛇,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打蛇头下七寸)。

4

如果不幸被蛇咬伤,在无法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的情况下,应按有毒蛇咬伤处理。一是迅速勒紧伤口上部10厘米处的血管,以防止毒液扩散;二是要及时迅速求医。

夏季还要防哪些动物?

专家提醒市民,高温时节动物伤人几率增加,市民要注意防范,一旦被抓咬伤,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处理伤口。

常见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其次是猫、鼠和兔。专家表示,建议每个家庭定期为家养的宠物接种兽用狂犬疫苗。在日常生活中,市民不要挑逗、激惹狗、猫、兔等家养宠物。

此外,夏季也是马蜂的活跃期,市民一旦遭遇马蜂攻击,不要顺风逃跑,因为马蜂借助风势,会飞得更快,应立即用衣物包裹好头、颈部,趴在原地不动、屏住呼吸,如有条件,可用火烤或煤油熏的方法来驱赶马蜂。

消防部门提醒市民:马蜂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马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马蜂集结。市民发现蜂巢后,没有完善的防护装备切勿自行摘巢,应及时报告消防部门处理。(记者谭遥)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