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守儿童日记》里的孩子:劳动就像呼吸一样

时间:2016-08-31 15:19:14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里的孩子:劳动就像呼吸一样放学后,大多孩子都走在着嶙峋崎岖的山路上匆匆赶回家生活、挑水、做饭······ 李桐 摄杨元松希望《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可以告诉孩子们在山外还有另外一种世界,他们的生活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张安安 摄

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26个平均年龄只有9岁的留守儿童,用他们的220篇日记、21幅画、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汇聚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3月29日,中新社记者来到万峰湖镇,探访这些日记里坚强、乐观的孩子们。

“一挑水估计有八十斤,太重了。走了一会想放下来坐会儿,可是又害怕,就坚持向前走,回到家发觉腰有一点疼。”——节选自戴礼名日记。

29日下午5点过,随着最后一声下课铃响,毛草坪小学的孩子结束了一天的课程。放学后,孩子们收拾书包、打扫教室的速度很快,因为他们大多回家后还有很多活儿要做,六年级的戴礼名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走在嶙峋崎岖的山路上,戴礼名的步伐稳健而轻快。走了一个多小时到家以后,生火、挑水、做饭,刨地 戴礼名的动作十分的娴熟。戴礼名说:“每次觉得累的时候,都会想起爸爸,上一次见到爸爸,是一年以前。”

为改善家里的生活,戴礼名的爸爸在北京打工,家里的一切就留给了戴礼名、他妈妈还有年迈的奶奶。作为留守在家里的唯一男子汉,戴礼名从小就帮妈妈操持家务。

12岁的戴礼名手上长满血泡,磨破成茧,这些都是他锄地时留下的。每次家里没玉米面了,也是他背着一背玉米到10多里外去打成玉米面来做饭。

戴礼名在日记中说:我偷听到了爸爸今天要回来,我就特别高兴,又听说只不过回来种两三天玉米就走,又有些难过,因为爸爸好久没有回家,为什么总是回来不久就走呢?为什么爸爸又这么苦?我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要爸爸妈妈受苦。

12岁的戴礼名,已经学会了怎样打理家务和管理家事,他说:“ 我只是想着明天又没有包谷面了,今天就必须去打面,如果背着包谷去很远的人家打面,就要走快点,怕天太黑了不敢回来……”

“今天下午,妈妈打电话回来,说星期五她就回来了。我听到妈妈要回来很高兴。后来我就去打扫房间。哥哥回来给我看了一种奇怪的东西后,就去吃饭,杨海刚也去吃。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吃了,再吃的话明天就不够了。”——节选自杨海香日记

11岁的杨海香在毛草坪小学五年级,除了学习,她还要照顾弟弟和患有白内障的爷爷。

杨海香的家是土房,家里除了一台电视机,一个床铺和几张桌椅,几乎没有其他的陈设。梁上的几块老腊肉也已风干,没有油脂。

“我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我很想他们”在说这些话时,杨海香已泣不成声。她说,最快乐的日子就是过年,不是因为过年能够吃到丰盛的饭菜,而是因为只要一过年,爸爸妈妈都会从广州赶回来陪爷爷和他们过年。

“我觉得城里面的孩子有这样的精神的话,他们就不会为买不到玩具生气,也再不会躺在床上等着父母做早餐,因为他们可以从这些孩子身上发现:即使父母全部都不在身边,他们可以更强大,完全可以照顾自己。”作为这些留守儿童的语文老师,也是《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编者的杨元松说。

“我在拿板子的时候,手被钉子扎了一个洞,流血了,很痛。那时我真的很想哭,但是我看大家都在忙,我就忍住了没哭。”“我去离家较远的一口水井跳水。刚走了一半的路,看见那些黑色的树影子在动,我很害怕,怕得我站了好久。后来我还是继续向前走了。”——节选《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为了给孩子们整理文稿出书,杨元松把所有孩子的日记看了很多遍。他说,每一次都会被孩子们感动。

让杨元松感动的不仅仅是孩子们字里行间的真情,更让他感动的还有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自立自强和乐观向上。

毛草坪村几百户人家几乎都是山地,只能种玉米,吃玉米面。这些孩子常常背着玉米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成面然后回来做饭,照顾弟弟妹妹,没有一丝抱怨。“他们把劳动当生活中必须的东西,就像呼吸一样正常。玉米收获的时节,孩子们就比赛背一筐玉米看谁跑得快,谁跑在最前面。第一次输了,第二次争取赢。“赢了就说‘我赢了,我好高兴啊’。孩子们自立自强和乐观,我觉得太可贵了。”杨元松说。

杨元松希望《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问世,不仅告诉社会,在山里有这么一群孩子坚强地生活着,也告诉这群孩子,在山外还有另外一种世界,他们的生活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杨元松曾一直有个担心:如果不关注这些孩子,对他们置之不理,这群孩子中可能有很多人才就此埋没了。而如今杨元松最大的担忧是则是,《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出版后,各地的爱心纷至沓来,大都选择用钱和物资的方式来援助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再持续给这些孩子物资的话,在某些方面来说是不妥的,孩子在拿到这些钱物后他会觉得有山外这些爱心人士的存在,他已经不需要学习和劳动就可以无偿的获得一些东西。”杨元松说,他希望外界在用物质表达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同时,能更多地关地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完)

日记节选:

猪生崽崽是件值得高兴的大事,要是我家也有那么一头争气的母猪,那我们家就会多出好多开心的事情来!——节选夏丛艳2010年4月27日日记

爸爸每次打电话回来都是问我的学习好不好,我就说:“不好,还是老样子。”爸爸说:“你要专心一点、注意一点,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只想着玩,要好好学习,以后考到好的学校去。”爸爸讲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泪已经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了。因为爸爸很关心我的学习,爸爸每次都这么对我说,每次我接到爸爸的电话都会哭。——节选张明会2011年6月23日日记

下午放学回到家,我背上四十多斤包谷去姨妈家打包谷面。因为家里已经没有包谷面,也没有米可以做饭,我们都很久没有吃过米饭了。

我不敢回家,因为我要走的那条路上冷清清的,没有人家。还有人说那段路上经常有鬼打架,我很害怕,于是只好到杨敏家睡,到天亮再回家。也不知道弟弟他们在家怎么样了,可是我也没有办法。——节选杨海叫2010年3月31日日记

我的任务是打猪草和煮饭,而哥哥的任务则是背水和喂猪。我就去打猪草了。因为对于我来说,打猪草根本不是难题。外婆家离我家不远,所以想顺便去外婆家玩一趟。可是不巧,外婆没有在家,我就只得老实地打猪草了。 (哥哥头疼)

我说:“你头痛就不去背水了嘛,反正那些水还够今天用的。”说完我就去煮饭、洗菜、打猪草、喂猪、喂鸡。哥哥坐在板凳上一句话都不说,就痛苦地呻吟着。——节选杨鹏2010年4月7日日记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