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基超导纪实:中美日超导大战 领先者天天换-铁基-超导体_0

时间:2016-08-17 17:46:11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美、日三国科学家的“超导大战”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在那场“大战”中,

赵忠贤研究团队(科学报图片)

在厚积薄发中绽放自信 中国铁基超导研究发展纪实

核心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美、日科学家的 超导大战 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在那场 大战 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研究团队不分昼夜地在实验室工作,困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在桌子上躺一躺或在椅子上靠一会儿打个盹儿,醒了继续做实验。那时,他们研究的是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正是在这一波研究热潮中,物理所科研人员开创性地使用了便宜而好用的液氮替代昂贵的液氦来实现超导转变温度,为超导研究和应用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大大方便和加速了全世界的高温超导研究。

时隔20年后,日本科学家发现在临界转变温度为26K时,铁砷化合物具有超导电性。以物理所和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则发现一系列高于麦克米兰极限温度的铁基超导体,使之成为第二个高温超导家族。他们还创造了铁基超导体临界转变温度的世界纪录。

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们的回答是:坚持。

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温度以后,全世界科学家对超导材料的探索一度陷入迷茫,国际上的相关研究进入低谷。在各种学术期刊,特别是那些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高温超导论文变得愈发困难。

国内的高温超导研究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有些研究人员在数次碰壁后纷纷转到其他领域,很多团队都不得不解散。物理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的超导研究团队却一直抱着对超导科学的渴求,坚守着这块阵地,持之以恒地进行着实验,无数次的制备、观察、放弃、重新开始

于无声处听惊雷。沉寂是在新事物出现之前免不了的一个阶段。 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也坚持;钱多的时候坚持,钱少的时候也坚持。

二三十年的不懈探索,这支队伍在铁基超导材料的探索中掀开了新篇章,创造了中国超导又一个新奇迹,使超导界的未来之路又变得光明起来。

正如《科学》杂志在一篇题为《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文章中所说: 中国如洪流般不断涌现的研究结果标志着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