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篮球改革能否激发中国体育的潜在动能,人们充满期待
“以后来北京的时间更多了。”1月9日傍晚,匆匆赶往机场的姚明和朋友告别。当天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姚明作为中国篮协换届会议筹备组组长之一,将为今年3月举行的篮协换届担负起具体工作。
应该说,这不是一次“例行”的换届。新思维、新体系、新活力,是此次换届的基调;“敢于自我革命、敢于创新思维”,是体育总局的自我期许。至于人们热议的篮协领导人选,也有这样的具体表述:“具有篮球专业背景、熟悉国内外篮球发展、运动成绩优异、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积极推动中国篮球事业发展的社会人士。”简言之,中国篮球改革将以换届为契机,推动篮协实体化落到实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动作,就是在换届筹备阶段,吸纳像姚明这样的著名篮球人,为深化改革进行资源储备。以此为标志,篮球改革将迈入深水区。
如果论受欢迎程度,篮球绝对是中国数一数二的集体运动。国家队和CBA拥有亿万热情球迷,而那些遍布城市与乡村的篮球场,证明了这项运动有着多么庞大的群众基础。不过与篮球发展的热潮相比,现有的篮球运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多少显得有些“不赶趟”。
目前,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篮球协会,几乎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中心实、协会虚,是其最明显的运行结构。前者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的事业单位,担负着业务管理、后备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诸多工作。NBA有数百人的工作团队,支撑着这样一个世界顶级的职业赛事,专业分工和精细运作体现在服务球迷、经营市场的每一个细节中。而篮管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原先仅由下属只有四五个人的竞赛部负责CBA联赛运行。后来虽然成立了CBA联赛办公室,但增加的工作人员并不多,维持基本运转已忙得不可开交,编织一个更精密的联赛运行体系,实属勉为其难。
由此观之,政府一家办体育的模式,确实很难让体育成为“除衣食住行外的第五生活元素”,因此体育社团组织的充分发育,就成为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让篮球运动的行政管理、行业发展和社会资源调动等各方面,在运行匹配过程中不出现错位、失位、越位的问题,必须依靠改革来夯实基础、理顺体系、重塑平台。换句话说,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既是对体育体制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也是对社会需求、大众期待的积极回应。
姚明曾感慨,现在的CBA和20多年前初创时已大有不同,比赛的精彩带来了观赛体验的升级。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CBA联赛有这样的责任和能力。体育属于全民,理应造福全民。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大众体育的活力是一项基础性指标。在未来的体育发展结构中,由各级各类体育社团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更好普惠全民,实质上是对体育属性、体育规律的重新认识和价值回归。“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篮球改革能否激发中国体育的潜在动能,人们充满期待。
许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