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的姚明一度是个带头“造反”的英雄,拉拢17支CBA俱乐部扯起了“中职篮公司”的大旗,自己当上了董事长。如今再也没人谈论他的公司,姚明自己竟然成了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中职篮公司的CBA公司副董事长,貌似是被“招安”了。昨天出席CBA公司成立大会的姚明,面上并无尴尬的神色,胎死腹中的中职篮也并非是笑话,正是因为有了这位敢于揭竿而起的带头大哥,CBA的改制提前到来。
这本是一条产经新闻而非体育新闻,对于篮球爱好者来说,只需简单了解CBA公司的几个关键信息——
CBA公司共有21家股东,中国篮协占股30%,20家俱乐部各占股3.5%,合计占股70%。董事长是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金生,副董是姚明,董事会的7个人,2位是篮协代表,5位是俱乐部老总。
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篮协终于要把过去20年牢牢攥在手中的联赛商务权和运营权的大头,逐步交给俱乐部了。按照整体计划,第一步是“交钱”,本赛季结束后,CBA商业开发权合同到期,早有传闻商务开发权和赛事转播权两项分开卖,估计会拍出天价数字,如果按照股权比例来分配收益,每家俱乐部的分红会远远超过现在的每年1000多万人民币。
不过,都已经亏了20年的老板们,真的只会为“拆红包”那点小事而满足?
比分钱更重要的是分权。据公报,在第一步改革,也就是“分钱”运行顺利和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中国篮协适时将办赛职能全部移交给CBA公司。到那时候,决定联赛的大事,不可能再出现篮协“一言九鼎”,或者在微信老总群里打招呼捣糨糊就通过决议的情况,篮协1票,俱乐部20票,就这21票表决说了算。
哪怕是投票表决,也未必是20:1这么简单,根据股权,篮协那1票到底代表几票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给了俱乐部一个希望——大多数俱乐部联合起来,还是能够办成大事。
别说球迷看着CBA的各种怪现象要吐槽,俱乐部老总们也有诸多不满。其中和篮协冲突最大的就是联赛规模和国家队集训之间的矛盾。备战奥运会、世锦赛、亚锦赛,男篮国家队每年都有任务,按惯例集训就是缩短联赛时间,从几十个人到最后十几个人,一练就是半年。作为亚洲水平最高也最烧钱的男篮职业联赛,CBA常规赛只有38场,最晚必须在四月就打完,为国家队集训让路,而只有10支球队的韩国KBL联赛,常规赛阶段就有54场。
千万别把联赛规模大小理解为广告位多少的问题,老总们考虑到的是可能改变强弱格局的游戏规则改变。如果常规赛扩大到50场以上,因为不可避免的疲劳和伤病,没有一支球队可以只用12人名单打完全程,这意味着再也不可能有一两支土豪球队包下一个全明星阵容,“买”下总决赛、总冠军。超级外援也不再是唯一的依靠,本土球员的厚度、提供人力保证的青训,就算不用CBA准入制规则约束,也会被所有俱乐部作为工作重点。从比外援转到比青训,钱不再是总冠军的唯一要素,机会属于更多踏实经营的俱乐部。
至于国家队,多打一倍的高水平联赛,还用得着一到夏天就贴钱请那些水货“明星队”当陪练、为运营商打工赚钱?
当然,20家俱乐部不可能是一条心,一人一票并不代表CBA从此天下太平。至少,从此受法律保护的这21票,总归能真正代表多数派的意见,就是进步。楼栋
许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