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热内卢8月14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蹦床队以两“老”带两“新”的阵容出征里约奥运会,夺得1银2铜,这是他们自北京奥运会以来首次无“金”。
当地时间8月12日,蹦床“女神”何雯娜在里约奥运会蹦床比赛后宣布退役,她通过微博表示,“完美谢幕却也带着一点点小遗憾”。在当天(12日)的比赛中,何雯娜以55.570分获得第四名,无缘奖牌。图为何雯娜在比赛中。记者 杜洋 摄
开发晚,起点高
蹦床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被列为正式项目,每届都以男子和女子个人两个项目示人。
中国蹦床队战绩斐然。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次派出选手,女将黄珊汕就收获1铜;2008年北京奥运会本土作战,陆春龙、何雯娜分获男女金牌,董栋获1铜;2012年伦敦奥运会,这次轮到董栋“封王”、陆春龙摘铜,黄珊汕和何雯娜分列女子二、三名。
3金1银3铜的成绩单足够靓丽。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是从1998年前后才开始引入蹦床项目,而更多欧洲国家在该项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
蹦床项目专家刘兴在受访时说,中国蹦床队能够追赶别人的原因有三:其一是“举国体制”优势,在蹦床进入奥运大家庭以后便积极开展;其二是鉴于蹦床与体操等项目有共通性,来自体操、技巧的世界冠军教练加盟蹦床队;第三是队员训练刻苦。
当地时间8月13日,在里约奥运会男子蹦床决赛中,中国选手董栋以60.535分摘得银牌。记者 富田 摄
新规则,偶然性
刘兴指出,新的蹦床规则增设高度分(FLIGHT),但运动员增加弹跳高度后,技术难度增加,失误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从本次比赛来看,男子蹦床金牌得主、白俄罗斯选手汗查洛的高度分为18.045,仅此一项就比董栋高出0.51分。女子蹦床金牌得主、加拿大选手麦克伦南的高度分为16.265,也略高于何雯娜。
“高度分是由机器打出来的,是客观分。我觉得我的高度分的确有些不足。”董栋在赛后说。
蹦床又是一项极具偶然性的运动,里约奥运会男女决赛上,均有选手出现重大失误。2015年世锦赛冠军高磊是第一次征战奥运会,他的动作难度领衔全场,也因有出界而被扣分。
“上场前就想着怎么沉下来,因为总怕自己会失败。”年轻小将赛后总结说,这种紧张情绪制约了他的发挥。
盼新人,话语权
中国蹦床队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此役过后,何雯娜宣布退役,27岁的董栋对于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也并不确定。
已经过奥运会“淬炼”的高磊、李丹或许接棒。两人都在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旅收获铜牌。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可能遭遇裁判压分,他们的心态依然成熟稳健。
“裁判的打分不是我可以左右的,随他去吧!”李丹笑着说,她只想着要继续挑战自己。高磊也表示要好好打磨动作,提高完成分,四年后再战。
里约奥运会开赛以来,体操场馆内的争议判罚真不少。裁判对待中国选手的完成分总是“手起刀落”,综合各方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少话语权”,进一步概括为缺少“人力、物力、财力”。
目前在国际体操联合会,仅有两名来自中国的一级裁判,其中一位因在会内任职,还常常无法直接担任裁判工作。此外,中日两国在男、女子技术委员会内各有1名委员,日本人富田洋之在扩大日本影响方面颇有成效,2013年以来新增10个以日本运动员名字命名的动作。
从“物质条件”来说,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官方赞助商分别来自加拿大、瑞士和俄罗斯。12家官方器材合作商大多来自欧美,其中有两家日本企业入围。但在李宁退出以后,这方“战场”鲜见“中国元素”。(完)
许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