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辅导班真能让孩子“起跑”吗

时间:2017-01-08 03:52:47

人在旅途,陌生人聊天的几率并不大。等待飞机起飞时,不少人闭目养神;起飞后,看看电影、电视剧、书刊;降落后,消失在人海里。笔者这次飞广州出现了小概率事件,邻座是位知性美女,她善意地提醒我去“花城”穿得太多了。后来,我们聊起了老家、孩子等话题,谈起课外辅导班,她有点儿停不下来。

“在我们那儿,课外辅导班特别疯狂,孩子们都在上,有的报了五六个班。还有些学校偷偷办了所谓‘占坑班’,在班里如果考出好成绩,对小升初很有帮助。这些班有名额限制,一般人挤不进去,我专门托了人,让人盯着,才报上了名。为获取第一手信息,我加了好几个微信群,每天看这些群都让人头疼。”她一肚子苦水,她的孩子挺优秀的,但仍需在这些课外班里打拼。我听得有些诧异:“北京的孩子上课外班就够多了,没想到广州也这么变态!”她说:“北上广都这样,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也不消停。”

的确,每年寒暑假前,给太原的家人打电话,老爸都会告诉我,这个假期,我的侄子又被报了数个课外辅导班。由于弟弟弟妹工作忙,老爸成了陪伴孙子上课的“主力军”,也是奥数班里最老的学员。老爸说,心疼孩子太累了,报的班确实有点儿多。

云端的对话,都牵着地面。课外报班话题是个老话题,牵动着无数个家庭。虽然各地教育部门都在强调给孩子“减负”,但由于考试的评价体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还是要靠分数去赢未来,家长们成了课外培训机构的“死忠粉”,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课内减负课外补,孩子和家长的周末、假期都奉献给了培训班。

我曾见过一个孩子,周末上了一上午课,午饭是奶奶送上的汉堡包,吃完,他们又匆匆忙忙转战另一个辅导班。我也去过奥数课堂,一下午3小时课上完,有的孩子已面色暗黄。这样的镜头,让人心疼。

2014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提出“科学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家校配合指导好学生课外活动,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5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9小时。也就是说,近1亿中小学生睡眠达不到9小时,“一代比一代睡得少”,减少睡眠奉献给了各种作业。

中国的家长给课外辅导班奉献了多少真金白银?有个数据让业内人士都大吃一惊。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已超8000亿元。“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每年还在增长。以2014年为例,我国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约占全体在校学生总数的36.7%,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更是高达70%。”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这样说。

孩子累,家长苦,但大家都很无奈。众人都如此,你能不从众吗?最近有个帖子挺热——《孩子不是你的“成绩单”,不要因为你的焦虑“绑架”了孩子的童年!》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教授边玉芳。核心观点是“抢跑”的心理焦虑多来自大人,其实过早套上补习班的枷锁未必有助于孩子“起跑”,父母不恰当的爱其实是一种祸害,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又是新的一年,希望家长们能多些理性,多尊重孩子的选择,少报点课外辅导班,给孩子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更关键的是,希望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加速推进,把重点放到培育学生成长成才能力上来,着眼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终身发展的能力,不单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因为,如果不彻底改变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体系,课外班只会持续火爆下去。

许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