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长的共同感受是:我们只是想更多地了解你的生活,为啥你直接收回了我们靠近你的权利
□对年轻人来说,朋友圈把父母的“家长模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变“规定时间”为“随时随地”
□网络时代,人们沟通的方式变多了。但实际上,亲子之间最缺乏的还是当面沟通
邵楠没想到,自己会因为朋友圈的一条消息差点和家人大吵一架。
前不久,她和同学在外聚餐到晚上11点。在回寝室的路上,心情大好的邵楠随手在朋友圈丢下一条图文并茂的消息。之后手机就没电自动关了机。
出乎她意料的是,从自己手机没电到回寝室之前的这段短暂“失联”的时间里,已然引发轩然大波:先是寝室的室友被家长“传讯”,然后手机充上电的自己又迎来家长劈头盖脸的一串质问:你为什么这么晚还在外面玩?为什么手机要关机……
一条朋友圈就这样引发了一场亲子大战。
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侵入”了原本属于年轻人的领地,比如微信、微博和QQ。让很多年轻人左右为难的是:在社交网络上,父母除了网民的身份,更多地还是扮演家长的角色。除了和同龄人的互动之外,他们很多时间用来“窥探”自己的子女。
此外,90后、95后和60后、70后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也为这场虚拟空间的战争升级再添了一把火。于是,有人柔和应对,设置分组:让父母对那些“不该看的”眼不见为净;或者,干脆心一横,直接留下一条横线屏蔽了之。
朋友圈为家长打开了解孩子的另一扇窗
“你们新校区什么样?”“住的宿舍好不好?”“在食堂吃了什么?”“今天上了什么课?”“老师讲的你能听懂吗?”……
自从女儿璐璐上了大学,赵晓红就“问题不断”。
去年,璐璐考取了武汉的某所大学。女儿第一次长时间离家独自生活,赵晓红自然不放心。她把这种关心寄托在了虚拟空间:加了女儿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时刻关注;没事儿就登录一下QQ和微信跟女儿互动。
为了满足赵晓红的好奇心,璐璐发布的内容都以生活为主,甚至把课程表都传给她看。但赵晓红的“求知欲”不仅没得到满足,却愈演愈烈。
在赵晓红的社交软件上,女儿始终是“特别关注”:只要璐璐一有动态,她第一时间就能知晓。
和璐璐一样,邵楠也被家人全方位的关心包围着。
自从考上大学,邵楠便用了微信。因为觉得朋友圈“能作为自己展示情绪和生活状态的一个窗口”,她基本每天都会更新。
某天,邵楠突然接到了父母的好友添加申请。没想到,因为父母的加盟,她的一大票亲戚也“入了伙”——当晚,她又陆陆续续收到了10多个家里长辈添加好友的请求。
从此,邵楠的微信再没安宁过,她总会遭到连番“盘问”。“不是朋友圈见不得人,只是忽然来了一群家里的长辈,一起来询问甚至质问我从前发的朋友圈”。
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母亲,李梅坦言,自己申请微信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随时随地获悉儿子的动态。
“电话里我一问,他就不怎么耐烦,不是说你不懂,就是觉得说太多没必要。”李梅表示。
和儿子通话“屡屡碰壁”的李梅,觉得朋友圈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终于不用再一遍遍问:你干什么去啦?顺不顺利?去哪儿了?那地方什么样?……朋友圈里自己看不就得了。”
过度关心让95后直接给父母的朋友圈上“锁”
让95后烦恼连连的是,每当自己或吐槽或消遣地更新状态,其实只是“刷一下存在感”,或者“牺牲自己娱乐大家”。没想到,家长却总会“小题大做”,就像在做“阅读理解”一样,长篇大论地评论完还会立刻电话轰炸。
厦门大学本科生程婧记得,她曾在分享链接时用了“握草”“妈呀”之类的感叹,没多久就遭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语言不文明、不干净!这些在她看来仅仅是同龄人语境下的无厘头网络流行语,却轻易地触碰了家长的“雷区”。
武汉大学的卢泽对此也有同感。尽管加了父母后,他在朋友圈更加“小心翼翼”,但喜欢不吐不快的性格还是惹了麻烦:他一周内发表的4条社会热点评论之下,条条都有父母的留言。
“爸妈总是以一种长者的口气教育甚至批评我。”随后,闷闷不乐的卢泽直接给朋友圈上了“锁”。
面对这道“锁”,做父母的也有不少委屈。
在发现儿子对自己有所保留的那一刻,李梅觉得“挺心酸”。她认为,自己只是想追求一个“正当的身份”,进驻朋友圈的唯一目的就是以“微信好友”的角度实施对儿子的关心。
这也是大部分家长的共同感受:我们只是想更多地了解你的生活,为什么你直接收回了我们靠近你的权利?
与频频更新的儿子不同,李梅在朋友圈几乎没有发表过任何原创,除了偶尔转发几条生活感悟以外,李梅更多的时候都是在“潜水”观察。当然,观察的对象是儿子。
这也激起了儿子的反击:我朋友圈的主体是朋友,是用来分享生活的。但我妈的朋友圈就是专门针对我的。
“这种关心经过网络的加工后反而更让人窒息。”李梅的儿子忿忿不平,在他看来,朋友圈非但难以拉近亲子的距离,反而成了引发自己和家长矛盾的“火药桶”。
朋友圈放大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刘杭也对朋友圈颇有怨气。
大四下学期,在埋头苦干几个月后,刘杭的毕业设计终于有了眉目。他开始实施和同学早前定下的毕业游计划,并在朋友圈分享所见所闻。
没想到,观赏的闲心随即就被家人的“轰炸”粉碎。在父母看来,刘杭在紧要关头出去游山玩水,置毕业的“正事”于不顾,显然“分不清轻重缓急,只知道玩乐和享受”;而刘杭也满腹委屈:自己多数时间都在专注学业,终于熬到“能松一口气”出去散心,却被当成不务正业。
回程后的刘杭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和父母解释清楚,并且证明了自己没被落下。但经历了这么一遭的他却觉得“心累”——这趟难得的毕业旅行因为朋友圈而打了折扣。
刘杭也顺理成章地把父母分了组:再有可能引起误会的朋友圈,父母一概不可见。“不是故意不给他们看,看了徒增误会,双方都不愉快,何必呢?”
通过这趟不愉快的出游,刘杭品出了朋友圈的“信息不对称”: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大学生来说,背单词、上课、做作业这些早已司空见惯,很难再有分享的欲望。而能令自己萌生“秀”一下念头的,是那些相对特别和轻松的东西,比如旅行,和朋友欢聚。
“我选择把这些放进朋友圈,结果时间长了一看,好像‘朋友圈中的我’只会干这个,父母也推测玩才是我每天的生活。”刘杭说。
程婧也觉得,朋友圈就像一把放大镜,放大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进了大学受环境影响,同龄人之间会有属于自己的‘亚文化’。有些在我们看来不算什么,父母却可能感到不解,甚至上升到有关价值观的矛盾。”程婧说。
矛盾频发的背后还有信任危机。
程莉最近觉得有点“尴尬”,朋友圈在她这儿成了“监控”和“反监控”的阵地。
因为无意间和朋友说起对方儿子最近的动态,让朋友发现自己被儿子分出组了。这位朋友只好软磨硬泡请孩子信任的程莉当起了“间谍”,并隔三岔五抛来问题:他最近又去干什么了?都在和哪些人交往?
一切只是因为程莉和这位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两面:在父亲的朋友圈里,儿子单纯,循规蹈矩地分享新闻、生活常识;而在程莉这边,却是大片的“灯红酒绿”,频繁出没酒吧、拍大尺度照片……
这也正是这位父亲执着于“监控”的原因:“他离家后花钱大手大脚,天天不干正经事,你能不糟心吗?”
现实中的代沟不可能通过网络距离的拉近而消弭
对于父母来讲,朋友圈是他们关心子女的延续;但对于年轻人来讲,正是朋友圈把父母的“家长模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变“规定时间”为“随时随地”。比如,发出去玩的状态,父母会说,这个地方乱,早点回去;发学习的朋友圈,父母先点赞鼓励,说再接再厉;发和朋友的合照,父母会询问是谁,再进行一番品头论足。
这种无时不在的“监控”,让一些年轻人忍不住拉黑或者屏蔽了自己的父母。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郗杰英分析,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不再只是工具,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网络即时交往的优势是能够随时沟通,但它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放大效应”。“就事论事容易走极端,在网上说的话不代表就一定认可这个事情,也不等于他在现实生活中就这么做,家长要分清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区别。”
他认为,现在的很多教育问题,都是家长爱得过度造成的。孩子成年后,不再需要家长全天候的关心和照顾,特别是青春期以后,他们要求独立的倾向更加明显。
在郗杰英看来,两辈人在朋友圈里的沟通矛盾,其实都是由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衍生而来的。并且,这种现实中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网络上距离的拉近而消弭。“网络时代,人们沟通的方式变多了。但实际上,亲子之间最缺乏的还是当面沟通。”郗杰英说。
“家长想了解孩子,孩子也想了解你。”郗杰英建议,家长要走近孩子可以先从建立家庭的微信群开始,既在其中分享信息,表达双方对于事件的看法,又不会重蹈单向施加关心、上来就讲道理的覆辙。“家长应该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关心孩子的最佳方式是守望。”
同时,青少年也应从自身作些努力去帮助家长放手。比如,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日常保持和父母足够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如果离家在外独立求学,不要总是在要钱的时候才出现,重大的事情要和家人说,平时也应多关心父母,问问父母的身体等,保持双向平衡的沟通。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提到的学生与家长均为化名)
许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