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不忘初心为史坚守

时间:2016-12-14 06:36:34

南京12月13日电 题: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不忘初心为史坚守

记者 朱晓颖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一群需搀扶而立的老人们。执念,让他们在寒冬的12月13日,不约而同地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广场。

他们中的不少人从1985年纪念馆落成开始,几十年坚持到馆参加活动、做讲解,从青丝到白头。

“每年这时,我都心如刀绞。说好不哭的,还是难过。”记者已记不清这是多少次亲自听到幸存者夏淑琴这样自言自语,说话间,她又流下泪来。

记者跟访夏淑琴老人多年。这是一位身材不高却高声快语的老太太,今年近90岁。

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记者 泱波 摄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记者 泱波 摄

老人在晚年成了“义工”、“斗士”。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她一次又一次自揭童年梦魇,说起祖孙九人中有七人转眼就遭日军屠杀的惨剧而失声痛哭;65岁时踏上日本国土,成为战后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幸存者;为争一口气,在古稀之年多次赴日、耗时6年打跨国官司,直至胜诉……

13日这天,南京下着大雨,她和熟人们又在纪念馆碰面了,“我真没想到,能活到80多岁;只要活着,我就把这些事说给年轻人听。”

今年是第三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虽已“退居二线”,但他说:“我比过去还要忙,工作还要重。”

他的焦点没有离开几十载的工作领域,今年开始领衔南京大屠杀微观史的调查:对300多户受害者家庭进行探查,记录受害者整个家族记忆,汇成南京大屠杀史的立体证据链。

朱成山相信,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必须走向微观、纵深,发掘幸存者遭受的旷日持久、伴随一生的影响。细节最动人之处,能还原历史的温度。

和平集会年复一年,这饱含着所有参与者不忘初心的坚守。

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记者 泱波 摄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记者 泱波 摄

4000余万字《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主编、南大史学教授张宪文,还在出版最新书籍;企业老板吴先斌自费千万元人民币维持着“一个人的抗战博物馆”;“80后”女研究生文心十数年为抗战老兵筹集物资;两鬓斑白的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从1986年起坚持到南京种树,以“绿色赎罪”寄望中日和平……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生串联,也在构成历史一部分,奔涌向前。

史训,如长河中巨石沙砾沉淀,冥冥中予人启示。

昭昭前世,惕惕后人。历经近代血泪洗礼、沧桑巨变,中华民族遭受外敌侵辱、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返。华夏儿女,正心怀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走向未来。(完)

许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