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小学建DIY少儿梦工厂走红 校长:保护好孩子好奇心

时间:2016-12-14 06:36:05

石家庄12月13日电 (记者 陈林)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风小学建DIY少儿梦工厂一事经媒体披露后引发热议。近日,记者走进这所历史悠久的小学,探访在网络走红的校园DIY梦工厂。

陶泥是什么?做出来容易坏吗?机器人有性别吗?……入口处,“疑问墙”上写满了学生们五花八门的问题。

园区内,破旧篮球串成了糖葫芦,废弃凳腿铺成了木板小道,旧木头树枝也变身成创意护栏……老师们笑言,在这里DIY的并不只有学生,这些都是他们的杰作。

走进“木工坊”课堂,围着小围裙的学生正在“师傅”徐力飞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锯着木头。从这学期起,这位从教13年的数学教师多了一份无薪酬的兼职——“木工师傅”。

忆及学徒经历,徐力飞直说“不容易”。暑假中,他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和同事在当地家具店的地下室学木工。做的小手枪、勺子等物品,让他数月后依然爱不释手。

尽管学徒过程很苦,徐力飞却数次表示“值得”。出徒后他开始教学生木工,课堂上孩子们开心的笑脸让他也非常开心。

此时的“陶艺吧”,满手泥的学生何宜朔正在给自己的作品做最后装饰。第一次做陶艺的她,凭借想象做了个花瓶。她说感觉挺好玩,过程也很快乐,还丰富了想象力。做好后,她若有所思地说:“还是把做花瓶想简单了,泥容易碎,需要有足够耐心才能使劲揉捏好”。

教陶艺的徐洁老师,也是在暑假中学习的这门技艺。她的第一个作品是笔筒,“想捏成花瓣形,结果成了竹笋”。这位教了20多年音乐的老师告诉记者,现在陶艺水平有所提高,但仍需边教边学。

每节课都有学生创作出新的作品,冒出新的想法,这让徐洁起初没有想到。她称之为“惊喜”,这也成了她继续“深造”陶艺的动力。

刚走出“陶艺吧”,“味之屋”里又传来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一盘盘精美的水果拼盘已经完成……

暑假中,当数学老师徐力飞在学木工、音乐老师徐洁在学习陶艺时,其他老师也纷纷寻师访友,苦练技能:有的钻研美食,有的设计沙雕、有的研究茶艺……这一切,来自校长刘君英提出的DIY少儿梦工厂计划。

图为“机器人”教室,学生在完成制作后现场测试。 韩冰 摄图为“机器人”教室,学生在完成制作后现场测试。 韩冰 摄

“我们的孩子缺乏动手、创新实践的机会,我们对孩子的好奇心有时会忽略甚至压抑,那么为什么不去主动改变?”石家庄市东风小学校长刘君英说,一个偶然机会学校有了2800平方米闲置土地,他称这种感觉在省会校园是“穷人乍富”。

面对扩建教学楼、教工宿舍楼等众多选择,学校最终建了这一实践基地,并确定了14门特色课程。为解决师资问题,今年暑假数十名老师去“学艺”。

今年10月,DIY少儿梦工厂正式开课,这里的陶艺、沙雕、机器人、魔方等特色课程还纳入学校课程总表,由以往少数人受益的兴趣小组组织方式,变为人人参与的全员课程。学生通过学校微信平台自主选修课程,也开创当地小学生自主选课的先河。

“让孩子们去玩泥巴、堆沙子、爬墙头、锯木头……这校长是疯了还是对了?”回想建立初衷,刘君英有些感慨地自问。试开课时他看到孩子们先“疯”了:有的在攀岩,有的在沙雕处疯跑,但他环顾四周,家长都在一旁兴致勃勃地观看,并没有制止。

试课后他汇总各方反应,压在心里很久的石头终于落地。

采访中有老师说,建立梦工厂源于刘君英的执着和坚持。他说,这也是在“圆梦”。

图为“木工坊”课堂,学生在制作木工作品。 韩冰 摄图为“木工坊”课堂,学生在制作木工作品。 韩冰 摄

十几年前,还在外校任教育主任的刘君英,曾到北京参观一些涉外学校。在那里,学生们缝纫花布、做木工的情景让他触动很大。如今谈及,很多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后来,石家庄也建立了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他每年都会带着五年级学生前往学习一个星期。“几天的课程下来,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热情,总是意犹未尽。”

刘君英说,从现代教育之父杜威到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无不提倡在“做中学”。陶行知先生所言的“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一直是现代教育的主流声音,却不知不觉间在一些地方渐行渐弱。“好在教育界相关的改革举措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我们作为教育草根,应当有这样仰望星空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践行。”刘君英告诉记者,整个园区创设目的就是为保护孩子好奇心,鼓励他们去发现、去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进来的“疑问墙”到出门的“发现墙”,孩子们可随意写出问题和发现,这样也是在鼓励孩子们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

他笑着补充说,孩子们提的问题千奇百怪,年龄越小问题越有意思,老师们也经常会答不上来,只能另请“专家”。

走出梦工厂时,数块大小不一写字板组成的“发现墙”上,写满了学生的留言。看着留言,刘君英自言自语道:希望这里能为孩子们的将来多铺出一条碎花小径。(完)

许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