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黑龙江省“嘎嘎冷”的时节,零下十几摄氏度以下的最高气温让这里的户外工作者备受“冷遇”。而对于“低温补贴”,许多户外工作者却知之不多,甚至一些监管部门也表示陌生。尽管如此,接受采访的基层干部和户外工作者还是期待能尽早感受到低温补贴的政策热度。
“低温补贴?你不说我都不知道!”王秀龙说。王秀龙作为我国最北邮局——漠河县邮政局北极村支局有着10年“邮龄”的邮递员,从来都没听说过低温补贴。
“邮递员一天在户外工作4个小时左右,最冷时户外工作温度达到零下40摄氏度,单位会发棉服等用品,但低温补贴真没有。”黑龙江省漠河县邮政局北极村支局支局长于霞说。
哈尔滨市近日最高气温也在零下十几摄氏度。“一天六七个小时都得在外边干活,如果赶上下雪就没有点儿了。”56岁的环卫工人张大姐说:“低温补贴没听说过,有的话当然好。”
对于低温补贴,不仅是不少户外劳动者“没听说过”,许多监管部门也表示从未接到过相关投诉。一些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表示,上边没有相关政策,基层也就没有执法依据。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局一位监察干部说:“低温补贴的相关监察工作目前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我们基层无法操作。”
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一工作人员说:“低温补贴这个事儿我们没听说有相关文件下发,不在我们的劳动监察范围内。上边没政策,我们咋去执法啊?”
据了解,由于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国家人事部批准黑龙江省设立了每人每月45元标准的御寒津贴,政策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2006年国家开展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工作,黑龙江御寒津贴就此停止发放。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津补贴的调整是国家事权,黑龙江省近年不断向国家争取恢复建立御寒津贴。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黑龙江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多次提出相关提案。他们认为,高寒的天气条件给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成本高,支出大,直接降低了生活质量,国家应该给予高寒地区的群众更多民生支持。
黑龙江省一些基层干部表示,国家关于低温补贴一直没有政策设计,目前处于基层用人单位补贴发放无据,监管部门执法无规的尴尬状态,对于低温补贴的顶层设计应尽快纳入日程,期待低温补贴早日实现政策破冰。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说,不应仅把低温补贴看作是一项临时政策,对于黑龙江省等寒区省份而言,低温补贴如果施行,在保障户外劳动者低温条件下的劳动权益同时,也会起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刺激人力资源流动的作用,激发寒区省份的经济社会活力。
赵瑞政等专家认为,国家应该进行低温补贴的基本制度设计,再授权相关省份细化政策。把低温补贴的温度、工作时间长度等因素的设定分层级具体化,以便于基层进行操作。
许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