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送别沙博理:此心安处是吾乡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98岁的沙博理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显得瘦小而安详。周围是花圈和挽联,与一般中国人的追悼会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花圈不是中国人常用的白黄菊花,而是用白色玫瑰和百合点缀;送别的音乐也不是中国人常用的葬礼音乐,而是莫扎特的《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这是沙博理生前最喜欢的曲子。
10月24日,沙博理的遗体送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中央有关领导人通过不同方式,向沙博理逝世表示哀悼,向其亲属表示慰问,彰显着这位美裔中国籍翻译家不同寻常的社会地位。
沙博理1915年12月23日生于美国,1947年4月来到中国,同情并投身于中国革命。1949年10月1日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从此定居中国。1963年,由时任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沙博理加入中国国籍。他也是任期最长、年龄最大的现任外裔全国政协委员。
送别的人群中有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也有不少洋面孔。他们大多上了岁数,讲一口流利的中文。63岁的柯马凯管沙博理叫叔叔,他陪着母亲、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伊莎白·柯鲁克来送沙博理最后一程。伊莎白·柯鲁克和沙博理同年同月出生,又都选择了留在中国,在过去数十年中两个家庭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柯马凯说,沙博理一生做了很多介绍中国文化的工作,他翻译的《水浒传》是最好的版本,他还是把中国的犹太人最早介绍给世界的人。
76岁的熊振儒是沙博理在《中国文学》杂志社工作时的同事。那时候,他叫他“小熊”,他叫他“老沙”。如今老沙已经故去,小熊也变成了老熊。老熊说,在一起工作的十几年间,老沙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上班,《中国文学》每月出一期,老沙一定是承担翻译长篇的那个。精通中英两种语言让他的翻译自然而活泼,甚至都不用改。
在国家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的眼中,沙博理既有美国式的幽默,也懂中国式的幽默,是融入中国生活最深的外国专家,直到最后他都选择住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里。
作为将新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的国际传播使者,沙博理先后翻译了《新儿女英雄传》,著名作家巴金的《家》、茅盾的《春蚕》、柳青的《创业史》以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长篇人物传记《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等,译著总字数约一千万。
黄友义认为,沙博理不仅通过翻译经典著作、到国外讲演,向世界介绍中国,他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人才。沙博理用自己的经历让后辈懂得,什么叫“翻译工作要甘于寂寞、脚踏实地”。黄友义认为沙博理提出的“让外国人看得懂”应当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由于其在翻译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沙博理先后获得“国际传播终身荣誉奖”、“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以及第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除了译作之外,沙博理还著有自传体作品《我的中国》和《马海德传》等,先后在中国、美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出版,引起很大反响。
再有两个月,就是沙博理99岁的生日。在中国人的习俗中有“九九归一”一说,柯马凯说,这在中国是“喜丧”。愿沙博理一路走好。(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