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卫艳茹参加北京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殡仪服务员决赛,获得第二名。 采访对象供图
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曾鼐)上班不能微笑、不能说您好、每天和逝者打交道……这就是卫艳茹的工作,她是一名殡葬馆的工作人员。近日,记者走进了北京的“生命送行队”。
“我说在殡仪馆工作,对方‘啊’的一声”
31岁的卫艳茹,如今在北京大兴殡仪馆礼仪组工作。2007年,她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系毕业,来到大兴区殡仪馆工作,一干就是9年。
提起殡葬业,受到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一些人难免有些忌讳。在当初选择殡葬专业时,卫艳茹也经历了家人的不理解,只有爷爷坚定地支持她。“体面地送走逝者,是积德行善”,爷爷当年为她打气的一席话,也成为了她如今的信念。
自大学毕业后,卫艳茹将这个“为生命送行”的职业当成了她“敬畏生命”的舞台。司仪、主持、引导员、骨灰堂服务员等岗位,她逐一熟悉。在她的大学同学中,近一半人因为殡葬工作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不高等因素,离职转行,但卫艳茹选择了坚守。
“用周到的服务,为生命送出最后一程,即便再苦再累,再多一些委屈,也愿意一直走下去”,卫艳茹说。
回想自己想刚开始工作时,别人问她:“你是干什么的?”她直接回答:“在殡仪馆。”没想到,对方“啊”的一声,表达了惊讶,同时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
卫艳茹将这些看在眼里,便开始琢磨:人们忌讳殡葬工作,是因为忌讳死亡。然而,医院不也是每天面对死亡么,人们为什么不忌讳医院?不忌讳医生?
慢慢地,卫艳茹在工作中找到了答案。“曾看到一些殡葬从业者,缺乏职业素养,一天天混日子。如果你都不把自己当回事,谁会把你当回事?”
在她看来,殡仪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素养,为逝者家属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当人们认可了你的服务,就会认可你的职业。”
图为卫艳茹参加北京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殡仪服务员决赛,获得第二名。 采访对象供图“工作有特殊性,要善于倾听”
从事殡葬工作,当然有其特殊性。作为人生的终点,在殡葬馆不能有微笑服务,甚至说“您好”都是行业禁语。
“要用真诚、耐心,去抚慰逝者家属,缓解他们的悲伤”,卫艳茹说。
有一次,她为一个40多岁的男性逝者主持告别仪式。逝者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在仪式结束后,老人拄着拐棍,深深地给卫艳茹鞠了一躬。
回想自己做了什么,卫艳茹说,其实自己不过是在老人悲痛的时候递上了一杯热水、几张纸巾,为她安放了一把椅子,让她坐下来休息一下。对逝者,因为头上有伤,殡仪馆用鲜花做了巧妙的布置,遮掩住了逝者头上的伤口,让逝者像躺在鲜花丛中一样;因为遗体冷藏过,虽说化妆时已经擦拭过,但她还是用毛巾悉心擦拭了逝者的面庞,避免有凝水出现。
“就是这些微小的举动,家属看在眼里,会觉得你用心了”,卫艳茹说。
当然,委屈有时候也难免。有一次,卫艳茹正要为逝者进行告别仪式,突然被冲动的家属打断,大吼“我们家人都没来齐呢,你着急什么。”后经了解,是家属之间有矛盾,导致参加仪式的亲属安排存在争议。
“但无论家属多冲动,我们都需要理解。”在卫艳茹看来,从事殡葬行业,一定要懂得倾听。
“殡葬工作更需要帮助生者重新开始”
从事殡葬工作9年,卫艳茹感触最深的是,殡葬工作不仅是送逝者有尊严地离开,更是需要帮助活着的人重新开始。
“有很多人很长时间走不出悲伤的情绪,殡葬工作正是帮他们重新开始的一次机会。”
几年前,遇到的一对年轻夫妇,让卫艳茹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的思考。夫妇怀中刚满月的孩子不幸夭折,情绪悲痛,看到放置骨灰盒的架子,担心“太高了孩子害怕……”
提起这件事情,同样身为母亲的卫艳茹称“这份悲伤实在太过沉重。”自那时起,她便设想能有一个专属于儿童的骨灰寄存场所,让父母有所慰籍。
工作中,她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人们越来越注重葬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却摒弃了殡葬文化的精髓。经过多次与同事沟通探讨,她参与撰写了《创新殡仪文化载体》一文。
北京市大兴区殡葬馆馆长于海祥同样认为,要厚孝薄葬。“对逝者的孝,不是什么大操大办丧事,而是要在生前去尽孝。”
据介绍,大兴区殡仪馆严格按照“零百千万”惠民工程要求,确保馆内售价100元以下至500元的骨灰盒不低于5种。在现有《殡仪服务收费清单》的基础上制作了《千元基本殡葬服务清单》。截至目前,共销售百元以下骨灰盒140个,占销售总量的23%,千元及以下殡仪服务套餐392人次。(完)
许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