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城帮青海老人卖土豆 媒体:更要深刻思考

时间:2016-11-18 03:42:35

自11月5日起,几百袋土豆的主人、来自青海的六旬老人马先生,因为土豆卖不出去,一直“滞留”在深圳无处可去。14日,了解此情况的深圳市民将此消息发布至网络和朋友圈,引起市民的接力转发和关注,马先生的32吨土豆几乎一夜卖光。(《南方都市报》11月16日)

在社交媒体时代,处于分散原子状态的人们,似乎更容易拧成一股绳,建立一个“共同体”。当得知有老人因卖不掉土豆而无法回家时,整个城市立刻行动起来,人们纷纷救济深陷困境的老人。结果,分散的个人力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能量。

不仅整座城市因为个体的善意上演了感人佳话,而且这个佳话还成了新闻,在传播与扩散中感染更多的人。与那些猎奇的、撕裂共识的新闻相比,一座城市的倾城佳话,更能让人感到平静和暖意。

但是,新闻是新鲜的,有了第一个案例后,相似案例的报道价值就减少了;而新闻事件又具有特殊性,一旦在发展过程中缺少了一些要素,新闻价值也会打折扣。

如果因为农产品卖不出而滞留的农民,其所卖的东西远远不到32吨,如果他不是来自青海的老人,又或者没有人在微信上发布和传播消息,该事件也许就不能成为新闻。因为这个假设的个案缺少了新鲜感,缺少了报道的价值。

这是新闻喜新厌旧的一面。类似新闻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出现一次,类似新闻带来的感动也只能维系于这一次。这就是报道里的农民工讨薪事件总是充满戏剧性的原因——当一个农民工以跳塔、跳楼方式维权时,下一个农民工如果想获得媒体关注,就必须想出堵路、开新闻发布会的招数。感人的佳话同样如此,如果没有更让人感动与吃惊的细节,类似事件很难获得传播。

然而,新闻事件所反映的问题却是普遍存在的——有太多的农产品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或销售渠道不畅通而滞销。太多人的命运其实是和这位被救济的老人一样的。尽管他们有类似的苦恼,却注定只有沉默的声音。期待新闻解决,期待整座城市行动,都是不现实和不长久的。只有将问题当成议题,着力寻找更普遍和可行的解决路径,问题才能最终彻底解决。

问题意识带来的思考显然沉重得多。毕竟,复杂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具体到农产品的销售也是如此。如何更有效地整合供需信息,消除不对称;如何建构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是不能回避的思考。若无深刻思考,感动只是一次性的情绪表达。

许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