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8月26日电 (记者 李新锁)26日,素有“中国面食之乡”称誉的山西举办面食文化节,并一次创下四项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据介绍,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于1992年在上海注册成立,是共青团上海市委所属的国有全资企业法人。作为中国首家“中国之最”的申报、受理及审核中心,大世界基尼斯极具权威性。
当天,偌大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内,两米高的“醋篓子”“酒坛子”,直径近7米的“世界最大面锅”等元素共同烘托出山西面食文化氛围。
在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相关工作人员见证下,“中国面食之乡”创造了“规模最大的削面活动”“最大切面刀”“最大面锅”“最大建筑造型面塑”四项基尼斯纪录。
活动现场,在众人期待中,四项基尼斯纪录依次展现。
在众人期待中,直径6.8米、高0.8米,选用不锈钢制作完成的“世界最大面锅”被徐徐揭开盖头,100位面艺师分别站在事先准备好的环形高凳上,手持削面刀快速削出厚薄均匀的面片。一时间,空中面片飞舞,锅内热气蒸腾。
随后,在众多面艺师的帮助下,围观民众现场分得山西刀削面,浇上各类卤料,大快朵颐。

与此同时,一把长1.07米,重14公斤的“最大切面刀”也被派上用场。据制作者秦创年介绍,这把“最大切面刀”以关羽青龙偃月刀为设计元素,刀背选用产自山西运城中条山的优质黄铜并镶嵌蟠龙吞月图案,刀身选用优质钢材。
虽然刀身沉重,但在专业面艺师的手中,这把“青龙偃月刀”仍然灵活自如。上下活动之际,一把把正宗山西手擀面被整齐、均匀地切分开来。
对此,山西省饭店业商会会长屈启晓表示,山西面食之美誉享誉中外,但作为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山西想借助面食文化会展,推动餐饮、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像重视山西煤炭一样重视“山西面食产业”。
据介绍,山西素来被称为“中国面食之乡”。2007年,经中国烹饪协会考察认定,山西省获得“中国面食之乡”称号。目前,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五大面食之一。
长期以来,山西运城出产小麦品质优良。运城闻喜花馍以其独有的食用、观赏、礼仪三大功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天,一座高7.39米,重达3600余公斤的鹳雀楼面塑为山西赢得另一项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在面塑鹳雀楼周围,游客在惊叹山西面塑艺人手段高超之余,纷纷合影留念。
据制作团队负责人杨武龙介绍,这座鹳雀楼面塑按照“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1/10比例建造,前后耗时两个月,动用设计师、雕刻师、花馍艺人等50余人,形象再现了名楼神韵。
对此,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黄永健表示,上述作品选材、创意都富含山西地域文化元素,是山西对外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完)
许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