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父母“陪伴水平”对留守儿童心理影响大

时间:2016-07-04 07:27:24

本报讯 (记者杨召奎)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打工父母跟孩子见面和联系次数存在“临界点”,即每年见面4次,每月联系4次,达不到这个次数,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不见面、不联系的情况还差。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撩拨效应’,如果完全没有联系,孩子不会再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遇到问题会去寻求其他人。反之,如果联系紧密,孩子会指望得到父母支持。此外,当每年见面次数超过9次,每天都有联系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说。

这项由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组织进行的调查还显示,父母都去打工对留守儿童的伤害最大。父母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无论是与父母相见次数,还是接到父母电话次数都远远低于父母单独一方外出的儿童。

李亦菲教授说:“夫妻双方在一起,容易忽视家乡的孩子。在亲子交流中,孩子总是弱势方,无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这种情况,造成联系越来越少、见面次数越来越低。因此,双双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提高看望孩子和给孩子打电话的频次,千万不要让孩子以为你们忘了他。”

专家还提醒留守儿童的事实监护人,可以让孩子适度看电视,但对玩手机则要有所控制。该调查显示,给孩子每天保持0.5~1小时的看电视和其他娱乐时间,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和愉快。但玩手机却相反,从数据上看不仅会让孩子陷入消沉,而且对学习成绩有负面影响。

这项调查是在2015年10月~2016年4月进行的,对14省(区、市)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最终形成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

据悉,2015年的《白皮书》曾披露,我国有1000万名留守儿童一年见不到爸妈,260万名留守儿童一年接不到父母电话。基于此,2016年度的《白皮书》重点聚焦于农民工父母与孩子的“陪伴水平”对孩子心理状况的影响。

许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