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8月7日发表文章称,以前,人们常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随着中国人不断走向世界,现在可以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华侨华人靠什么闯世界?“三把刀”——菜刀(中餐)、剪刀(缝纫)、剃头刀(理发),这是不少外国人对华侨华人的印象。
文章指出,当年老一代华侨背井离乡闯天下,就是凭借着“三把刀”打出一番新天地。其中,“菜刀”——中餐,最有影响并且持续至今。然而,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新华侨,正在让这一传统悄然变成“昨天的故事”。
从旅日华侨华人群体来看,且不说雇佣3000多名日本人的上市公司主席有之、经营十多家四星级以上宾馆的老板有之,就是开餐馆也开出了“新版本”。
全球音乐、意大利厨师、法国红酒、日式服务,最近,一家由旅日新华侨创办的大型国际餐厅,在东京繁华的池袋地区开业后,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彻底颠覆了日本社会“华人只能开好中餐馆”的老观念。该餐厅经营者笑称:“以前是中国人为外国人当厨师,现在是中国人雇外国人当厨师。”
一个“为”与“雇”的变化,体现的是华侨华人从“屌丝”向“高大上”的转型,折射出他们适应时代变化的强大生命力。那么,华侨华人的力量从何而来?
文章认为,首先,各界人士不留余力的长期推广,让中华文化逐渐走入世界各国的千家万户,为华侨华人经营事业打下“群众基础”。此次旅日新华侨开设的国际餐厅,会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而二胡、古筝等演奏的中国传统乐曲,始终在餐厅里最具人气,不仅华侨华人喜欢,日本人也很喜欢。餐厅负责人说,很多日本人光顾餐厅不仅是因为西洋美食,更是因为中华音乐。他们接触到了很多会问什么时候播放中华乐曲,并将就餐时间调整到相应时间段。这些曲子是餐厅最好的“促销员”。
其次,华侨华人积极与当地文化融合,加速“本土化”,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国际餐厅除了播放中华乐曲,从店长到服务员都雇佣日本人,采用标准的“日式服务”。在服务上,餐厅丝毫不比日本店铺差。以往,华侨华人在海外开设中餐馆,主要雇佣中国员工。虽然中国员工吃苦耐劳,但是对当地文化风俗的熟悉程度,毕竟比不上当地人。新华侨能大胆突破“中国人开餐馆雇中国人”这一传统观念,全部启用当地员工,说明他们在“本土化”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
最后,华侨华人的视野不断拓宽,“国际化融合”推动事业上台阶。旅日新华侨开设的国际餐厅里,集中了意大利厨师、法国红酒等世界最优质的餐饮要素,不仅跳出了中餐馆模式,甚至不以熟悉的日式料理为切入点,具备了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顾客们说,在这种国际餐厅里,是“听中国曲、坐日本桌、吃西洋菜”。
文章最后指出,从“千店一面”的中餐馆,到包罗万象的国际餐厅,华侨华人在经营上这看似不太起眼的一小步,其实是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在海外越来越有底气的重要标志。(蒋丰)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