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家:左手泼墨
剧名:《新编辑部故事》
导演:郑晓龙、小岛
主演:陈好、吕丽萍、黄海波等
时间:2013年4月21日北京卫视
推荐指数:★★★☆☆
点评:如果用漫画来形容,老版《编辑部的故事》是辛辣形象有意指的丰子恺漫画,2013年的新版则是散落于报章上的、不知名的配文插图。
葛优、吕丽萍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曾经风靡一时,开创了王朔喜剧最辉煌的电视剧时代。有着如此水平的电视剧作为前传,再加上黄海波、陈好、王千源、井柏然等一干一二线演员,高起点的《新编辑部故事》被批评“不如前作”,遭遇一边倒的吐槽,几乎毫无意外。
老版《编辑部的故事》总策划郑晓龙从2000年开始酝酿拍摄这部《新编辑部故事》,其原因在于“编辑部故事”是很好的包装,可以容纳大量的社会热点话题,尽情地议论、探讨和吐槽。《编辑部的故事》确实是很好的“吐槽剧”形式。郑晓龙曾回忆起当年创作的缘起,便在于当时社会上热议的话题很多,电视剧形式又很新颖,他和王朔、冯小刚、马未都、李晓明等一帮人就想着用电视剧把平时讨论的热点社会话题包罗进去,于是最终剧本便按照社会热点问题一个个串联而成,形成了独特的“系列喜剧”。在《编辑部的故事》中,借李冬宝、戈玲等一干人对诸如公款吃喝、请客成风、减肥、婚恋情感选择等诸多话题展开了探讨。
换过五拨编剧之后,《新编辑部故事》终于开播了。《新编辑部故事》的确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从明星耍大牌、娱乐圈炒作、选秀、择校难、收藏热等,但因缺乏超脱现实和个体的立场和视点,热点事件的探讨,更接近于单纯的吐槽。
不管业内人怎么抢夺一部电视剧作品的话语权,但电视剧的营养浓度肯定是由编剧提供的,新老两版编辑部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剧本提供的素养有太大距离。王朔笔下的那些编辑们,有着形形色色的弱点与毛病。表面上不好名利,实际上算盘打得贼精;以各种所谓美德包装抠抠搜搜的小市民心理,相互谁看谁都一溜儿的毛病;个个心比天高相互轻贱,但也没有你死我活的争斗,更像是纸上谈兵式的比一比谁比谁更高洁。
在王朔的剧本中,这些个知识分子各自秉持不同的特性,俨然丰子恺笔下的漫画一般跃然纸上,生气勃勃。所以即便是《编辑部的故事》过去了20多年,即便是当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old,但其中的人物形象依然颇有趣味。对于社会热点事件,没有脸红脖子粗、青筋毕露的动容,而是略带疏离和嘲讽的揶揄,从容的讽刺反更具力度。
《新编辑部故事》几乎没有人物刻画,而是完全着力于“吐槽现实”。剧中的一干人物,除开戈玲还保持着文艺女中年的气息,其他黄海波、王千源、井柏然等,身上已经全无知识分子的气息,身份、职业、个性、理念都是浮夸的,不清晰的,拽过来看都是路边的俗人一个个。
“吐槽”是《新编辑部故事》的主要锋芒,但资讯如此发达,互联网已经把“吐槽文化”发挥到极致,其反应速度及吐槽锋锐程度,是有创作和周期、管理约束的电视剧远远不能比拟的。《新编辑部故事》的诸多吐槽内容,看上去更像是网络段子的集合,看着都依稀相似,效果上也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挠痒痒”。
郑晓龙曾经借剧中人物表达如何做娱乐更高明,“娱乐低俗不低俗,要看用没用社会现象这种文化的形式进行包装。”遗憾的是,《新编辑部故事》的吐槽不仅不锋利,也缺少了“对社会热点现象的文化包装”,无论是展示明星膨胀的存在感,还是选秀“审丑炒作”,抑或是过气明星卖弄色情炒作,都进行了夸张的写实与讽刺,但缺乏文化的力度。
有王朔、冯小刚、马未都等一般人作为创作班底的《编辑部的故事》,角色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有着知识分子的各种算计,因而形象跃然纸上;语言劲道,悠然成趣。《新编辑部故事》中人物是戏剧化的、类型化的、浮夸的,看不到个性特色;表演浮夸,槽点陈旧。如果用漫画来形容,老版《编辑部的故事》是辛辣形象有意指的丰子恺漫画,2013年的新版则是散落于报章上的、不知名的配文插图。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