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4年7月18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以色列大使馆外,数百土耳其民众游行抗议以色列攻击加沙,防暴警察使用水枪制止抗议人群。
视频:巴以冲突:平民遭袭全家人被活埋废墟 来源:中央电视台
7月22日电 随着巴以冲突加剧,随着巴平民死亡人数快速攀升至500以上,国际社会忧心忡忡。法国《欧洲时报》22日文章称,联合国秘书长斡旋,欧洲的停火喊话,均无济于事。此轮血与火的较量如何收场,似乎已呈失控之势。分析指,国际社会要灭巴以冲突之火,尚无“釜底抽薪”的良策。但起码要选择“扬汤止沸”,而不是“火上浇油”。
众所周知,法国阿拉伯族群庞大,对巴以冲突,感受切身。历次巴以冲突加剧时期,也往往是法国多事之秋。此次自然不能“例外”。随着巴勒斯坦平民伤亡加重,法国阿裔群情激愤,从小规模反以示威起步,抗议浪潮逐渐升温。18日,在法巴勒斯坦人协会组织正式向法国内政部提出在巴黎游行的申请,遭到拒绝。至此,在法阿裔族群的情绪,达到沸点。
19日,巴黎街头上演传统警民冲突,石块与瓦斯齐飞。20日,法国头条新闻从“坠机”变成了阿克塞尔市的骚乱:犹太裔商店被打砸抢烧,多人被捕,总理为事件定性“反犹”,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这让人想起2005年秋法国持续月余的郊区骚乱。烧车大潮殃及华人族群。
法国阿拉伯族裔再次“沸腾”,给法国社会稳定再次蒙上不祥阴影。法国舆论与反对党也开始诟病政府“怕闹事”为初衷的这一游行禁令,是一招刺激闹事的“臭棋”。
尽管巴以问题由来已久,个中是非曲直难以一言蔽之。但每次以色列报复行动出格,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之际,除美国外,国际社会的声音还是比较一致的:就是停火,停止造成无辜伤亡的军事行动,以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以色列此次一意孤行,似乎想走得更远。不管其认为将哈马斯“斩草除根”的企图有多么“正当”,但不顾生灵涂炭,结果必然是又一次使自己国家的形象受损。
在这一背景下的法国巴人游行申请,就具有了相当的正当性,这也是即使在美国,这类申请也不会被禁止的原因。
除法国外,近日在美国、韩国、比利时、约旦、英国、南非和土耳其等国,都有当地民众走上街头,要求以色列停止打击加沙、高举挺巴旗帜、呼喊反以口号的示威行动,而且并未以暴力冲突,或打砸抢烧收场。恰恰在法国,政府决定禁,但禁而不止,适得其反,事态扩大。因此,倾听朝野声音,对此进行反思,就是极为必要的了。
诚然,国际社会要灭巴以冲突之火,尚无“釜底抽薪”的良策。但起码要选择“扬汤止沸”,而不是“火上浇油”。法国政府此次“禁游”举措,究竟起到何种作用,要看事态进一步的发展,才能下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大火燃烧前,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对阿裔族群多疏导,少压制,对于社会稳定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