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刘黄粑”创始人去世 手艺将由孙媳传承(图)

时间:2016-09-30 09:22:26

11 日凌晨,泸州“刘黄粑”创始人——85岁的刘根培先生因病去世。做了30多年黄粑生意的他,在泸州首先兴起了“白糖黄粑”的风潮。虽然生意好,但“刘黄粑”的店在泸州却只有 3 家。而今,刘根培的几个儿子女儿谨记老人生前的教诲,继续着他留下的生意。

随着年龄渐长,“刘黄粑”手艺亟需下一代传人,刘根培儿媳妇告诉记者,她要将手艺传给自己在新加坡的儿媳,而她的儿媳也将放弃在新加坡月薪上万的工作,回来接手这项技艺。

人生转型

弃戎从商 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

“我们家的手艺是从曾祖那辈传下来的,到父亲那里是第三代了。”刘根培的儿媳徐兴羽告诉记者,虽然家中有手艺,但父亲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做黄粑。当父亲还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参了军,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后来还在石家庄的一所军校上学,可是没有念完就被家里叫回来了。”

回到泸州后的刘根培开始了上班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到80年代初,单位倒闭,刘根培也因此失业。“后来他想到家里还有做黄粑的祖传秘方,于是就做起了黄粑。”徐兴羽说,自打父亲开始做黄粑起,全家人便开始围着黄粑转。和浆、发浆、捆绳,每一个流程都只让家人参与其中。那时候的她刚到刘家,于是也加入了“黄粑军团”的行列中。

工艺创新

坚持手工 自创白糖和桂花味黄粑

每天凌晨3点,刘根培和妻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及儿媳便起床开始忙碌,一直到晚上7点才能收工。“父亲对黄粑的要求非常高。”刘根培的大女儿刘玉莲说,无论是原料还是蒸法上,父亲都颇有讲究,并全部要求手工制作。“父亲看了不合格的黄粑,宁愿让我们倒掉,也不准我们拿去卖。”

“父亲的细致也得到了好的回报,曾经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来我们店里买黄粑的人排到了一公里外。”徐兴羽接着说,渐渐地,“刘黄粑”的名声渐起,规模也做大,目前在泸州已经有了3家店,但不管规模再大,刘根培都不要儿女们开工厂,只能用手工制作。

为了满足年轻人的口味,“刘黄粑”也开始创新玩花样,并尝试将黄粑做出不同的口味。“一些年轻人不喜欢红糖的颜色,于是我们就尝试做白糖黄粑。”于是从1989年开始,白糖黄粑成为了新品种试水。他们小规模地做了一部分,经过3年的时间,白糖黄粑已经相当成熟,他们趁机大规模地推出白糖黄粑,卖得也是一路叫好。

现在每逢春节,他们还将头年秋天采集并腌渍好的桂花馅儿取出,用来制作桂花黄粑。

技艺传承

新加坡留学孙媳将接棒

如今,刘根培老人已经去世,几个儿女虽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但随着年龄渐长,“刘黄粑”第五代传人也急需出现。当年,父亲把手艺传给了儿媳。为此,徐兴羽也期盼着儿子能找到合适的人,让她放心把刘家的手艺交给她。

“我们儿子,找媳妇从二十多岁一直找到了三十岁,就是想找一个能够继承我们家族手艺的媳妇。”徐兴羽说,儿子欲打算明年结婚,未婚妻是新加坡留学生,毕业后留在新加坡上班,月薪一万多。“婚后她将辞掉新加坡的工作,回到泸州学习老一辈的黄粑手艺,成为下一代的刘黄粑接班人。”

记者 肖婷 实习生 徐庆(家属供图)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