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不缺设计,缺的是“主人情怀”

时间:2016-07-12 13:11:00

去年底在我省举办的全国首个省级民宿设计大赛近日公布了评选结果,一系列获奖作品让人们看到了将乡村民俗文化融入设计创作后让当地的老房子、老物件、老景观所展现出的全新魅力。赛事告一段落,主办方负责人曲先生却一直没闲下来:“通过大赛我结识了许多设计师,他们本身有浓厚的乡村梦,希望自己也能亲自参与进民宿的设计、建设、运营,但各地还很少有相对应的扶持政策。”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旅游旺季,在各乡村旅游点的广告文案中,“农家乐”这样的字眼出现得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民宿”这个听起来洋气许多的词汇。除了看重当下国家政策对这种非标住宿的关注,这么做还有个十分现实的考虑:调查显示,比起不到百元还包吃住的农家乐,民宿的定价能高出许多,游客却反倒趋之若鹜。听省内一处农家乐经营户讲,正因如此,许多村民都跟他一样有了翻修农家乐的愿望,当地的旅游发展公司也索性进行了统一升级改造。装修完毕后,白墙黑瓦,绿植缠绕,内饰软装不少更是专门买来的工艺品,用这位经营户的话来说:别提多精致了!

当过去略显粗糙、主打“乡土风情”转向“精致可人”,农家乐是否就完成了向民宿的华丽转变,留住客人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呢?恐怕没这么简单。曲先生说,游客选择住在民宿,并不只是为了看看设计,还希望能跟主人聊聊情怀,这才是当前许多所谓“民宿”,实则“农家乐”最缺乏的内容。

自2013年确定将乡村旅游打造成“好客山东”在山水圣人、仙境海岸以外的第三极,台湾一直是我省乡村旅游带头人考察学习的重点地区,而形态各异、富含奇思妙想的民宿构成了台湾乡村吸引力的主体,而这也是最令笔者一行大开眼界的内容。在跟卓也小屋的多位民宿经营者闲聊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许多台湾民宿来自于主人怀揣梦想与热情回乡建设梦想家园的过程,做成一门生意,往往是不经意间的事,因此台湾人气最高的民宿往往少有商业气息。这也是为什么在台湾,不少民宿经营者都是衣食无缺、生活闲暇的退休老人,又或是寻求人生转型的成功人士。

在民宿最早兴起的欧洲,据清华大学同衡设计院乡土研究所所长罗德胤介绍,乡村从衰败、被破坏到现在慢慢活过来,靠的也是城里人到乡下购买“第二居所”。生意还是生活,一字之差,代表的却是心态上的本质区别,从经营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民宿对经营者而言也是能乐在其中的场所。只有闲暇时自己也会在其中看看书、喝喝茶、聊聊天,才知道客人是否如居家般舒适自在,也才有了“一居一品”这个民宿最大的魅力存留的可能。景观、设计可以复制,而内涵和氛围却是由居住在其中的人所决定的“只此一家”的东西。

从今年开始,我省将从规模化发展乡村旅游转向打造精品,住宿设施作为客人停留其中时间最久、也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重点突破口。如今,业界普遍将台湾乡村旅游的成功归功于上述那样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回乡运动”。比起土生土长的乡村带头人,他们被认为眼界更广、更善于学习钻研,创新创意也更容易与市场对接。那么在山东,参与和关注民宿设计大赛,以及在对一地的充分考察、体验和解读中脱颖而出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不也正是这样的一批人吗?如果在这时,能在以往针对于公司整体开发的政策外,尽早出台针对这些原创人才的扶持政策,为他们的梦想添把火,再鼓鼓劲,让他们的“主人情怀”更好地在齐鲁大地上落地生根,或许下一个“卓也小屋”就能更早一点在山东诞生。

许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