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记者伍仞)相对胃癌,“胃肠间质瘤”这一名词对不少人来说显得陌生,但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疾病,只不过之前长期被误认为是平滑肌瘤,直到本世纪才被重新认识,在一些基层医院,仍然可能被误诊、漏诊或者不规范处理。专家介绍,局限性胃肠间质瘤七成可手术治愈,但是不规范的切除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建议到经验丰富的专科就诊。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患者特别讲究的“忌口”,假如过度了却可能影响肿瘤药物治疗的效果,“你营养不好了身体垮了,最先垮的是免疫系统,肿瘤就最高兴了。”
20%患者首次就诊已是晚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张信华博士介绍,和胃癌、大肠癌来源于上皮细胞不同,胃肠间质瘤来自于胃壁、肠壁的其他层次,是黏膜外肿瘤,60%发生在胃,发生在小肠、大肠的分别占25%、5%,还有可能生长在食管。高发年龄在50~65岁之间,全球年发病率在每百万人10~20例左右,以此计算,每年中国的新发病例会在两万例左右。
“胃肠道间质瘤的症状包括黑便、呕血、腹痛、消化道梗阻等。不少患者都没有症状,多数是在体检时发现的。”张信华说,即使出现症状,也容易和其他消化道疾病混淆,有20%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了。
他表示,医学界已经知道,胃肠间质瘤是由正常KIT基因突变而形成,然而突变的原因却仍然不明。不同人种、地域、饮食、遗传因素之间,胃肠间质瘤的发病率都没有明显区别。因此也可以说,这个病目前还是“防不胜防”。
“国外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胃镜,以发现胃癌、胃肠间质瘤等肿瘤。我们也建议40岁后应该做一次,假如条件不允许每年做,而又没有特殊胃肠道症状的,可以放宽到三年做一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主任医师、教授何裕隆表示。
不规范切除可致复发转移
“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怎样,都取决于首次。”何裕隆表示。因为胃肠间质瘤从命名至今只有17年,一些边远地区的医生还没有充分了解,容易误诊漏诊。另外,由于胃肠间质瘤生长在黏膜下,要做病理检验就需要通过超声胃镜用细针穿刺,影像、病理、临床医生的经验的结合,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何裕隆说,有的医生通过内窥镜发现胃黏膜下有肿物会直接为患者切除,但除非经验非常丰富,否则内镜下切除胃肠间质瘤要么容易切不完整,要么容易引起并发症,因此全国指南中都不推荐医生在内窥镜下切除胃肠间质瘤。腹腔镜下切除也要考虑安全性,必须保证手术中不破裂,否则可能导致胃肠间质瘤的复发和转移。因此,他建议患者到有丰富经验的胃肠间质瘤诊治中心接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局限性瘤七成可手术治愈
张信华介绍,如果发现病情时,胃肠间质瘤只有单个病灶、没有发生转移,手术就是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因为未发生转移时,胃肠间质瘤就是一个细胞突变后长起来的,“坏基因”都局限在肿瘤里,70%左右的这类局限性间质瘤可以通过手术就治愈。如果直接手术有困难,可以通过靶向药物缩小肿瘤后再手术切除,能提高手术安全性。
而另一部分病人,即使进行了手术切除胃肠间质瘤,病情也有可能复发,转移到肝、腹膜等部位。复发往往是在手术后两年到两年半内,手术后使用靶向治疗可以使复发风险从17%降低到2%。而高危病人,术后不用靶向药辅助治疗,复发率高达40%,而使用靶向药辅助治疗,复发风险可以下降到14%。张信华解释,胃肠间质瘤的危险程度是根据肿瘤大小、病理检查所见正在分裂的肿瘤细胞数等因素来确定。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大小,只要胃肠间质瘤有溃破,则都被列为高危,因为变异的细胞有可能会跑到别的部位“扎根”,引起转移。
而对于已经有多个病灶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则以靶向治疗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有转移复发的患者,不建议手术,一线治疗是靶向药物伊马替尼。使用一种靶向药物的胃肠间质瘤转移复发患者,有20%的生存期可以超过10年。”但是,大约有一半复发或转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会在使用伊马替尼后两年内出现耐药,不过,仍然有二线、三线药物可以选择。
张信华还提醒,胃肠间质瘤的患者定期复查非常重要,不要认为身体没有不适就轻视。
过度忌口会影响药物效果
广东地区病人往往讲究“忌口”。但张信华强调,营养支持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无”,“患者什么都不敢吃,营养不好的话,后面用什么药物都达不到好的效果。记住,你的身体垮了,首先垮的是免疫系统,最高兴的是肿瘤。”何裕隆说。
对于手术患者,如果间质瘤长在胃部,手术切除后早期要少吃多餐,大约两小时进食一次,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足够热量,不必过分忌口,只需要避免进食刺激性、难消化、酒精类食品和饮品即可。“喝汤可以,但不可以只喝汤。”何裕隆说,小肠、大肠部位的间质瘤切除后,术后要注意及时下床活动。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