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康熙”和“乾隆”是谁?|国王| 路易十四

时间:2016-05-09 09:21:13

核心提示:如果将亨利四世的统治比作奠基清朝强盛的康熙,那么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文治武功,则类似于乾隆治下的大清盛世。

1598年亨利四世以胜利者姿态进入巴黎,波旁王朝的时代由此开始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张子恺,原题为:《谁是波旁王朝的康熙与乾隆》

当纳瓦尔的亨利与玛戈王后躲在床底躲避追杀时,他肯定不会想到,此后仅仅十年间他自己将成为一个伟大王朝的开创者。在那个血漫巴黎的屠杀之夜,命悬一线的亨利绝处逢生。历史如此耐人寻味:它在宿命已定时改写命运,它在山穷水尽处力挽狂澜。纳瓦尔的亨利成为后来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他所开创的王朝就是称霸欧洲200年的波旁王朝。

今天,国人对波旁王朝的认识,多数源于教科书中这段话: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崩溃教科书如此简练,它以专制一词为整个王朝定性,刨去了曾经生动辉煌的历史。可是,正如腐朽堕落的大清王朝有康乾盛世,专制的波旁王朝也有过自己的盛世。

嗜血的百合花:宗教战争中走上舞台

1994年,由伊莎贝尔阿佳妮(Isabelle Adjani)主演的电影《玛戈王后》(La Reine Margot)先后斩获戛纳电影节和凯撒电影节的多项大奖。这部改编自大仲马同名小说的电影,不仅让文学经典焕发新的风采,也使法国史上著名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lemy)重返公众视野,并再现了波旁家族入主王座的绝佳背景:波旁王朝正是在16世纪宗教战争的腥风血雨中登上舞台的,到《玛戈王后》所描述的时代,残忍的杀戮已持续十多年。历代法国王室均以百合花作为家族纹章,无论是天主教的神圣联盟还是胡格诺派的新教阵营,在长期的拉锯战中都成了嗜血的百合花。

那么,来自波旁家族的亨利和当时统治法国的瓦卢瓦王朝是怎么扯上关系的?为什么在入主法国王座前他又被称为纳瓦尔的亨利?

简单来说,亨利的波旁家族与瓦卢瓦王室(Maison de Valois)都属于古老的卡佩王朝(Capetian Dynasty),他们的祖先都是著名的国王圣路易(即路易九世)的儿子们。1328年卡佩王朝的直系后裔绝嗣,王位就由血脉最近的旁支瓦卢瓦家族继承,同时波旁家族的后裔又与纳瓦尔的女王联姻,他们的后代就成为波旁公爵兼纳瓦尔国王。1598年波旁王朝开创后,历代法国国王的正式头衔中仍保留了纳瓦尔国王的称号。

于是我们发现,由于法国不承认女性继承权而只能由男性子嗣即位,所以前后相继的三个王朝均属同一个家族卡佩家族。这似乎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王朝的概念,也与英国那种女性继承权的状况大相径庭。所以,直到大革命中对路易十六进行审判时,还称其为公民路易卡佩云云。从某种程度而言,法国历代君主这种血脉上的延绵不断,比其他国家更能诠释古老君主制度万世一系的魅力。

为了巴黎,值得去做弥撒

回头来看大难不死的亨利,虽然他在战争中击败了天主教神圣联盟,即将取得至高无上的王位,可他不得不琢磨,怎么才能进入巴黎?按理说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王者归来,首都不应该是万人空巷、夹道欢迎的么?然而并没有。当时宗教战争还未完全结束,而首都巴黎作为天主教的大本营,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多是天主教徒,这多少也能解释圣巴托罗缪节的晚上,何以全城居民都对新教徒大肆捕杀。身为国王却不能进入自己的首都,这种尴尬的情况或许只在欧洲才会有。

于是历史出现了反讽:为新教事业浴血奋战的亨利,不得不为了王位而放弃新教信仰。他必须改宗天主教才能成为全体法国人的君主。无奈的亨利对朋友自嘲说:为了巴黎,值得去做弥撒。或许正是从此时起,国王们内心深处对巴黎有了不信任感,它是一座随时会反叛的城市。而在此后的历史中,我们能明白这种排斥并非毫无根据。作为对新教徒部众的回报,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了新教徒的信仰自由,从而实现了教派之间的和解。在亨利四世的治理下,因内战而受损的国力迅速恢复起来,逐渐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强国。

从个人气质而言,亨利四世并不像他的前任们,他性格开朗,待人和蔼热情,生活上更是不拘小节。他做国王以后,经常在自己的卧室中接见大臣,有时候在他临睡前或刚起床时就有大臣直闯国王寝宫,他也并不在意,而是穿着睡衣和大臣商谈国政。有一次他刚起床时就对来觐见的大臣诉苦说,昨天夜里王后和他整整吵了一夜,实在把他折腾得够呛。

亨利的这种质朴或许与他早年在纳尔瓦的生活经历有关,那里仍保留着巴斯克人的山区特质。很可惜的是,在他的子孙身上这种特质逐渐消失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