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法布尔《昆虫记》,读到过螳螂的故事,说螳螂先生婚后,因为螳螂新娘准备做母亲,需要好营养,往往牺牲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肉体作太太的食物,为将来的孩子储备营养。螳螂家族就是这样世代繁衍,生生不歇的。不意我在家里亲见了同样性质的事,不过不是螳螂,是笼子里养的叫哥哥(蝈蝈)。
这叫哥哥是每年要养的,平常是买一头,公的,会叫的。好像卖蝈蝈的地方,也只有这种叫哥哥,没有卖不会叫的 “叫姐姐"的。去年一个北方来的卖蝈蝈的,他向我推荐了一种大笼子,说买一公一母,放里边,我说,那母的不叫,他说,放一起,那公的就叫得欢。我想可能也有道理,就接受他的建议,买了一个会叫的叫哥哥和一个不叫的 “叫姐姐”,放一起,果然叫得很欢。这时根本没有想到法布尔的《昆虫记》。
每天给它们吃的有毛豆、靑葱、米饭还有瓜果什么的,只是没有动物性蛋白质。天热,它就叫,下雨天不热,就不大叫。晩上我还把笼子挂窗外,“回归自然”。大概有两星期多后,忽然发现,那叫哥哥原有六条腿,现在只有五条,少了最后面的一条大腿。不知哪里去了。这以后,还听见叫哥哥叫过,再过了半天,叫哥哥便没了。仔细找,发现笼底还有一些残片,而那叫姐姐,好像肚子很大。
大概蝈蝈和螳螂是近亲,有相近的“生活法则”,丈夫要尽做爸爸的责任,都要“献身”的。那“叫姐姐”,有一很长的产卵管,大概是要把卵产到泥土地里的吧。笼子是不可以做产房的,第二天我就把她放了(放在对面苗圃里一个丝瓜架上)。让它回归大自然,自寻生路,最好能把卵产好,别辜负了奋不顾生的“叫哥哥”的期望。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钱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