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留学生心理问题引关注 专家:勿盲目崇拜西方教育
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中国学生留学的痛点之一。迫于文化冲突和学业压力,每年都有中国留学生,特别是低龄留学生因为负面情绪而出现抑郁症、精神疾病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在海外顺利完成学业。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秋季刚开学,13岁的函就被监护人带到我的办公室。她刚从北京来到一所私立寄宿学校读9年级,尽管学校安排了新老学生结对辅导,组织新生周末旅游等活动,开学一周内,函还是因为不和任何人讲话而被校方要求找心理咨询师,以排除心理障碍的可能。
2000年开始在国外做学校心理学医生,函是我服务过的第一位小留学生。从那年起,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开始出现在我工作的公立初中和高中及周围的私立寄宿学校里。
注重抗挫折力、减压机制、交流能力等软因素培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有意开放并降低中国小留学生签证门槛,大批低龄学生早早离开父母来海外学习和生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学校并没有为这些急速增加的国际学生配备相应的心理资源。其实,研究生走出国门,能够增长见识,但并不应该鼓励中国孩子小小年纪就出国留学,原因是他们“心理应变能力、自我管理、安全意识都不够成熟”“情形令人担心”。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舒缓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为社区做贡献的状态”。2014至2015学年,宾州大学1800多位中国留学生中大约有12%寻求过心理咨询。小留学生因为更分散,还没有普查数据,但因为各种适应不良出现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开始越来越引起大众关注。为此,当爱子心切的父母为孩子们打包最新款的手提电脑、充足的学费和时尚的衣着时,有没有问过:留学的行囊里,心理健康装备好了吗?
初二来到海外留学的颖同学,父亲陪读了一年后,在初三开始出现焦虑症状,高一发展成厌食症,身体的虚弱开始造成长期旷课,最终被学校劝退。曾在国内成绩不差,积极参加机器人队等活动,同伴关系也良好的程同学,高一突然被转到海外留学。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学习和生活上失去了成就感和亲密的人际关系,没了上进的动力,程开始沉迷于电脑游戏,荒废学业不说,脾气也开始异常暴躁,情绪起伏大,最后以被开除告终。
当然,适应得好的小留学生也有,但占少数。比如刚满14岁的桑妮,一到国外私立高中就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业和课外社团中,并忙着参加舞会等各种活动。虽然桑妮也有文化上的困惑,比如对国外同学相对成熟、开放的穿衣打扮有认知差异,但开放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上的顺利适应,为她之后4年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比这两类孩子,不难发现,是否在成长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了抗挫折力、减压机制、交流能力等软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全面了解,知难而进,培养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
在人们唏嘘感叹国内众多因压力或高考失利而失望的孩子时,很少有人想到,彼岸那看似自由的校园也远不是轻松的乐园。以美国为例,“美国压力”(The Stress in America)报道表示,美国青少年(13至17岁)压力指数超过健康标准,83%认为学校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其中,40%表示自己易怒,36%表示紧张或者焦虑,30%长期情绪低落或者抑郁。美国大约10.7%的青少年被确诊有抑郁症,5.9%有严重焦虑症状。斯坦福大学最新一项对近5000名高中生的普查发现,54%的女生和32%的男生表示他们在最近1个月有3个以上与压力有关的身体症状,如头疼、腹痛、难以入睡等。
函出国前,其父母一直坚信国外高中课程简单,国内中上游学生一定可以在那里出类拔萃,因此除了参加入学考试外,并没有帮助函做任何其他准备。函说,她并没有反对出国读高中的决定,但对国外教育不了解,学校也是父母选的,学习没有目标。开学后,函被繁重的课业打个措手不及,导致抑郁。
相比之下,桑妮早就了解到国外高中课程虽内容不如国内的深,但侧重理解和应用,强调交流合作,同时还要考虑课外活动的全面发展,想完成得好并不容易。桑妮的英语在国内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托福110分,口语也非常好,所以在学习方面基本不需要过渡。最难得的是,她在国内就养成了勤奋的学习习惯,小学升初中考上了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这所全寄宿制初中,不仅学术强,还非常注重素质教育,每个月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桑妮积极参加,如校园广播主持人、外语节组织者等。她在班里年龄最小,却担任了宿舍长,协助老师管理宿舍。托福和相关考试、申请文书和校园面试等,都是她和家长一起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劣势,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高中。桑妮习惯并期待紧张的学习节奏,并在出国前刻意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这和计划通过留学来逃避高考,或留学并非己意的学生,在心理上有天壤之别。
建立成就感和亲密人际关系,勿盲目崇拜西方教育
健康成长,孩子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感受到成就感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被广为引用的需求层次理论发现,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金字塔尖前,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一定要先满足自己“安全感,爱和尊重”的需求。如果没有被认同、接纳和尊重,人就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疏离感,不但很难有实现自我潜力的动力,而且为心理健康问题埋下隐患。
咨询后发现,函出国前在家已经近两年没和父母说过一句话了。在原来的学校有几位要好的同学,但从不和老师讲话。到了寄宿学校后,因为英文困难和较内向的个性,照旧对谁也不理。父母没想到交流困难不但阻碍了学习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还在留学当地文化中被看作心理障碍的征兆。之后的2年,尽管有英文老师一对一辅导,周末一位华裔老师带她出去散心,函大部分时间都是郁郁寡欢,主课成绩滞留在“C”和“D”之间,用她的话说是“提不起精神学习”,出现轻微抑郁的症状。
青春期(12至18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期。其间,青少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寻找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位置,所以自己是否被环境认可和尊重对心理健康有关键作用。同时,总管对危险和冒险的判断、控制冲动、负责计划和选择行为的大脑额叶(frontal lobe) ,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是很多青少年情绪化、易怒、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欠条理、易受毒品和酒的诱惑以及喜欢冒险的本质原因。而且,青少年时期本来就是精神健康问题的高危期。小大人一样的少年,因为荷尔蒙的变化,情绪易波动,行为等各方面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和引导。而且,这么关键的发展阶段,连土生土长的高中生都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更何况背井离乡的小留学生呢?
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突然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因为语言和文化障碍,绝大多数小留学生短时间内很难融入新同学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同时,当心理遇到问题时,不习惯与别人分享。青少年在外面受到挫折、孤独、无助的时候,也很少知道该怎样减压,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身边有亲人或好友,能经常交流、讨论、释放紧张情绪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关键。
函是幸运的。10年级结束时,她的父母痛下决心让她转学回到北京。回国后,函心情愉快,很快跟上国内高中的节奏。两年后,我接到她顺利考入美术学院的好消息。以函当时的状态,如果留在国外,能否按时毕业都是未知数。
总之,家长急着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其苦心不难理解。不过,因此而盲目崇拜西方教育,看不到文化差异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巨大挑战,隐患无穷。最好的教育不一定在国外,除非孩子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否则不应该让他们在18岁前自己去国外读书。如果缺乏安全感,丧失了在熟悉的环境下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以及健康的抗压机制的机会,留学只会增加心理问题爆发的机率。(作者谢刚,系美国旧金山湾区学校心理学家、天普大学学校心理学博士)
许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