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状况,从数据上看,我国的经济已经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这说明以调结构为重要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一些不适应消费需求的过剩供给已经得到了有效调控。在去产能、调结构的同时,如何挖掘中国社会的消费潜力、释放内需正成为深化改革、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而在这一系列待释放的内需当中,消费端上的青年群体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对于中国社会还是西方社会而言,青年群体都是最为重要的消费力量。一方面,相比于工作压力巨大,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青年群体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消费。无论是在节假日还是日常生活中,青年都愿意活出精彩、活出时尚,而这也意味着更多的需求与更多的消费。另一方面,相比于人生大局基本确定的中老年群体,流动性更强、不确定性更大的青年群体,也有更多需要消费的人生事项有待完成。大多数青年都会在25~35岁期间,去恋爱、结婚、买房、生子,每一项都是拉动社会内需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一个社会只要年轻人多,年轻人对未来有信心,年轻人愿意消费、敢于消费、有能力消费,这个社会的经济就不会停滞不前。
然而,对于目前我国社会而言,青年的消费潜力显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青年消费能力羸弱,不能匹配这一年龄段的自然需求。事实上,任何一个群体的财富能力与消费能力都存在着不匹配的问题。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财富越多,但是消费欲望却越低,而且这种态势往往随着劳动力成才的时间延长而日益严重。在西方发达社会,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依靠针对青年群体宽松的信贷,让青年群体可以透支明天来消费今天,但也由此带来了青年群体不理性消费与深陷债务危机的问题。在中国,为了避免“卡奴”的悲剧,有关部门对于青年借贷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其好处在于,避免了相应的债务风险,但强化了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增大了父母的经济压力。
其二,青年工作压力过大也严重限制了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虽然“黄金周”节假日的设定和网上购物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坦率而言,很多年轻人被工作挤压得没有时间娱乐、没有精力社交,这已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
其三,青年尤其是城市外来青年的生活状态,严重影响了青年的消费行为。目前我国大城市地价畸高,呈现出“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现象,外地年轻人租不起房子、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如果国家不采取措施扶助青年群体的生活,让他们可以安心生活、快乐生活,青年的消费能力很难得到真正的释放。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是有史以来压力最大的年轻人,他们要为刚刚进入老龄化的中国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贡献出更多的消费,社会应该拿出更多的资源、制定更完善的政策来切实帮助他们。因为帮助青年就是稳定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
(作者为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许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