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谁给“牛孩”指明人生方向
两次中考面试“非牛孩”的经历
笔者在参与中考面试工作时曾遇到过这样两件事。
两年前在一次招生工作中,批到的一份试卷,考生在答题处写了一封信:
尊敬的阅卷老师:
您好!
请允许我用几分钟的时间陈述一下我此时完卷的心情,无疑,这份试题的难度一如考前预测的那样,并没有太过深奥,保持竞赛初赛水准。但很抱歉让您看到这样一份糟糕的答卷,因为对于一个从未参与辅导班及专门训练的学生而言,这已经是我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极限。我是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的,可能是因为知道这样的成绩并不能让贵校满意,所以有着破釜沉舟的决然。
我是说,我希望贵校仍能给我一个录取的机会,因为我相信我如今不能完成这份答卷,并不是因为我不比别人更优秀,而是由于我并未经过专门的辅导,我相信贵校所需要的不仅是一个答题能手,更需要的是一个尚具有潜力、并没有将天赋透支的人。
我并不是一名竞赛生,课余时间全都花在了自己的兴趣上,对于本份试卷上的试题,可以说是头一回尝试,其中的一些概念对我而言全然陌生。但我坚信,若我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呈现出的将与现在不同。我并不后悔当初不参与辅导班的选择,但我愿意在高中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恳请贵校能考虑到一个学生长远发展的潜力,我并非哗众取宠,而是不愿让自己成为一份遗憾。
另一件事是在今年面试学生时,一个男生说他去过两个学校推销自己,但进门必须要出示竞赛获奖证书,而他什么入门券都没有。他颇有怨言地说:“爸妈管教松,没参加补课班,什么都没学。”所以对于能进入我校面试环节,能有机会当面陈述自己的爱好、特长,感到有些惊喜。即便已受到两所学校的排斥,但这个15岁的男孩还是充满自信,在和几位考官面对面时,他像拉家常一样和考官交流,他谈到自己的理想,是要向环保领域发展,“因为可以赚钱”。这样的男孩是没有经过修饰的,对于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也是思考过并有洞察力的。他没有在外面补课、搞竞赛,但看得出,他是一个生活者,是有自己想法的,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金融、财经等专业,这一点比起某些成人更有远瞻性。
能够和面试官互动起来,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学生是有眼界的。这样的学生是不会唯唯诺诺,并没有因不会做这份试题而产生自卑,而是坚信自己是有潜力的,自己没有透支才智。对别人会做这些题,也不盲目崇拜。特别对自己的父母,没有一点责备。我留下了他写下的文字,不知道他是谁?但想知道:后来呢,他去哪儿了?
“牛孩”是这样炼成的
就普遍而言,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并不承担培养特殊学生的职责,高校或高中学校愿意以自主招生方式考察录取学生,更大的作用在于向社会传递自身的价值观,当然同时也抱有招到特殊才华学生的想法。而这样的学生在统一的标准考试中是表现不出来的。进入了自招环节的学生,还要面对考官的面试,从面相、谈吐、气质等方面进行检测。
但是怎样才能进入自招的面试环节呢?当然就两个字“优秀”,具体的量化标准就是:在一模、二模考试中的排位、兜里有一些含金量高的竞赛证书。所谓竞赛,就是把高中的题提前到初中去做,把大学的题提前给高中生做,而能承受这样超前学习的人肯定是学习能力强的。
他们怎么会学得那么好呢?天资聪颖吗?非也,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他们参加了校外辅导班或专门的训练;他们有很多的时间吗?非也,他们只是没有休息日而已;他们天生自觉自愿地热爱学习吗?非也,他们的后面有坚强父母顶着;他们天然这么听父母的话呢,毕竟孩子玩的天性是大过刷题的?非也,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刷题、核对标准答案。有学生说:“过去的十几年中,那个叫‘答案’的东西一直影响我,让我好像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让我一直都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怕是错的。”大人们都说了:等你考上名牌大学了,就解放了。
所以,冲刺名牌大学的大门,这就是奋斗目标。那么,后来呢?家长也拼累了,对进入名牌大学大门的孩子挥挥手说:我就送你到这里,后面的路你自己走了。高中老师也在身后挥舞双手:日后学校将以你为荣。转过身去,面前的不只是学霸,还有学神、状元,当然,两强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智者胜,两智相遇运气胜,总有人会攀上珠峰顶。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2016年8月15日《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发表的文章《这些“牛孩”的人生方向呢?》中,讲他在上海面试那些优秀学生的经历,那些学生的资历、表情、音调都很雷同,都是经过培训的,就像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提到互动环节,他并不问学生问题,而是问学生你有什么问题问我?这个学生几近哭了出来,因为没有准备;被问到将来想做什么样的人时,有学生压根儿没有想过。由此,秦春华对这些格式化的优秀学生有了疑虑,指出学校和家庭教育面临的真正挑战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
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但怎么做才可以把内驱力的发条拧动起来呢?
如何给“牛孩”指明人生方向
第一,要让孩子学得有兴趣。兴趣的获得,则取决于孩子身边接触到什么事物,小的时候是见一样爱一样,若学习起来没有长性,那就说明他不感兴趣。比如家家都买钢琴,不是每个小孩都坐得住,都喜欢弹琴,但是有郎朗做榜样呀——他爸回家摸一下电视,发现是热的,就把电视砸了,于是只能练琴,这样砸出了一个钢琴家,于是大家都想成为郎朗爸。比如贝多芬,弹琴弹到手指发烫,必须要到冷水里降温才能继续,即便耳聋了也要弹。那就是“不疯魔不成活”。这只是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对钢琴不感兴趣,就可以不学吗?家长会说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家长是过来人,但忘记了自己也曾经当过小孩。让孩子自己选的话,最有兴趣的事,应该是玩。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没人陪你玩,除了学习读书之外的事都等成人以后再去玩。
第二,要给孩子沉潜的时间。沉淀激发力量,所谓厚积薄发。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社会如此丰富、生活如此美丽,但年轻一代却无多少自由思考时间,他们的人生轨道,都是预设、无法更改的程序。
1995年之前,中国是6天工作日,只留一天休息,这一天大家都享受天伦之乐,全家一起做家务、话家常,孩子的周末作业也不多,和邻居家孩子在外游戏、淘气。但后来有双休日了,全民高兴的时间大概延续不到两年,就陆续出现了补课班、教学机构,填充了双休日。先是有小部分的确需要补课的学生牺牲了休息时间去补课,但20年后,学生不仅没有了双休日,连寒暑假都演变为第三学期了。而学习的还是学校里老师要教授的内容,只是提前去学、重复去学。由此造就了巨大的中小学家教市场,只为应试添分数,只给学生加重负荷,促成了教育产业化、教育经济化、教育利益化、教育金钱化。
第三,要有理想。上海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担任校长期间,推出“复旦附中菁英学生培养计划”,学校为自愿报名的学生组织大量的主题活动、讲座、训练,到中西部山区和基层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国情、民风、社会、地理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这些学生将看到的、体验到的写成社会实践调查,用自己看到的事实来思考中国的现状,进而重新修正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理想,理想不是喊口号用的,而是灵魂燃烧后羽化的追求。
遗憾秦院长没有面试到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有自己的洞察力,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是有目标和计划的,靶向准确。秦院长面试到的那些学生的确存在,只有漂亮的分数,只有现实目标,没有理想目标,但这些学生已经拼搏到进北大的最后一关,不知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面试官,和他能否谈得来,也是战战兢兢,属于弱势一方。所以也按着有“标准答案”的解题模式来应试和包装自己,这只能反映应试教育的噬骨。但进步的是,考试不再是单一的了,优秀学生必须从试卷中抬起头来和高校对视,进行双向选择,所以,自主招生所掀起的变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培养有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这些正在路上。
百年树人,相信不久的将来秦院长可以碰到心仪的千里马。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曾德琨)
许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