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庄教育集群“抱团取暖”再造“生态系统”

时间:2016-09-27 08:29:26

在北京十八中学的音乐课堂上,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专业声乐老师在为同学们指导发声技巧。同时,在另一间教室里,几位来自附中的学生认真聆听着十八中学的数学老师讲授三角函数。而在2009年之前,这两个近在咫尺的学校,却很少往来。

两所学校所在的方庄地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北京市最大、最高档的住宅小区之一,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极为丰富。面积仅有5.53平方公里的方庄,拥有20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以及民办教育等机构。然而,教学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许多家长宁可把孩子送到更远的西城区和东城区,也不愿在区域内就读。

一直以来,传统办学体制大都是学校各自为政、自我发展。方庄地区虽然学校数量多,但是受到规划布局影响,很多学校规模小、办学空间有限,在课程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受到很大制约。既然一所学校力量有限,何不将区域内各个学校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共享和优化配置?

2009年暑假,为解决音乐师资不足的问题,十八中学主动与相邻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合作办学。附中的学生得到市级示范高中的优质文化课教学,十八中的学生也有机会接受高水平的专业音乐教学。这一次探索性的“牵手”,让两个学校都尝到“甜头”。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优势互补,优质的师资资源实现了共享,创造了“双赢”的局面。

这种学校自主性的、为了满足自身实际需求而产生的合作,突破了传统的办学体制限制与育人模式,两校学生同时受益,很快受到了认可。同年,在丰台区有关部门指导下,方庄教育集群的构想顺利实施。2010年5月,以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为龙头,涵盖当时方庄地区27 所(现25所)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民办教育机构的方庄教育集群宣布建立。一个以多元化特色教育满足师生个性化需要的集群教育“生态系统”孕育而生,一场组织创新正在静悄悄地改变着这个地区的教育格局。

管杰是首期北京名校长发展工程的学员,从2011年开始担任十八中的校长,目前他也是方庄教育集群理事会执行会长。提到六年来方庄教育集群的建设,他说,“我们从最初的“抱团取暖”式的、以资源共享为主要功能的初级区域教育共同体,发展到以课程为中心的区域生态教育共同体,再到以打通各学段学生的出口、改变区域教育结构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化区域教育共同体,已经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道路。”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教科院原院长时龙,非常认可方庄教育集群这种新型的教育治理模式。他曾在采访中表示,“方庄教育集群的成立不是作秀,不是盲目的探索,是为解决问题而成立的。它在集群内碎片化教育、隔断化教育、攀比式教育方面做了探索”。

与教育集团、学区制相比,教育集群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的捆绑发展的行政指令,而是源于自下而上的教育主体意识的萌发。教育集群的发展动力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的,而是源于集群成员内在的发展需求。同时,教育集群强调的是尊重每所成员校既有存在,各成员校有权保持本校的个性和特色,法人地位不变、办学性质不变、资源的所有权不变,是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教育集群的资源整合下,方庄27所学校和机构的学校场地、建筑设施、教师资源、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了无条件共享。“我们十八中的音乐厅非常好,现在27个单位共享后,使用率特别高,平均一年使用180多次,为政府节约资金800多万。”管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时在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方面,左安门中学的围棋、东铁营一中的书法等优势课程在集群内蓬勃开展,十八中的桥牌、乒乓球和传统文化课程也与其他学校共享。这些特色课程,使学生多领域地获取知识,满足了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教育集群模式不仅提高了龙头校十八中的办学水平,也带动了集群内其他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庄地区的教育结构得到优化,区域教育的整体力量明显加强,生源外流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善。在十八中附属小学门口,等着接孙女的李奶奶兴奋地对记者说:“现在都在家门口上学了,中介和我说,我们家现在都成学区房了。”

2015年1月,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教育集群成员大会举行,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方庄教育集群理事会和监事会,管杰当选了方庄教育集群理事会执行会长。而监事会多数成员来自于方庄地区的公安、司法、消防、居委会、学校、社会团体等机构的自然人。

2010年,方庄教育集群被列入了丰台区“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成为了丰台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实际上,政府正在完成一场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的深刻变革。”管杰说。

早在去年4月底,国家督学、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尹后庆到十八中开展督导时就评价说:“集群让我看到教育理想的缩影。”今年9月,京津沪渝教育创新共同体揭牌成立。“这是方庄教育集群走向全国的标志,此创新共同体可称之为‘集群之群’。”现场的专家如是说。

许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