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强劲经济增长的支撑,单靠情绪修复推动的美元上涨注定是脆弱的。6月3日,美元指数遭遇近半年最惨下跌,惨淡的5月非农就业报告,给美元迎头一击,没了关键数据的支持,6月份美联储加息大概率是要“黄”了。
面对美元跳水,一众非美货币强势反弹,人民币对美元亦趁势展开反攻。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近300个基点,创下近一个多月最大升幅,但已提前做出反应的人民币市场汇率未再进一步扩大涨幅。
外汇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并未出现恐慌性贬值,随着美元涨势受限,人民币对美元短期贬值风险更加可控。不过,从中期来看,美元上行风险已大于下行,对美元贬值仍将是人民币汇率面临的首要风险,防止人民币再次出现类似去年底今年初的恐慌性贬值仍将是货币当局汇率调控的重点。
非农痛击美元 人民币意外得利
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5497元,较前一交易日上调296个基点,在进一步远离月初低点的同时,创下近一个多月最大升幅。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深受美元走势的影响,美元强,则人民币弱,反之则强。此次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得以显著上调,关键还是受之前美元调整的刺激。
在风风火火地上涨了近一个月之后,步入6月份的美元再度遭遇波折。在6月的第一天,美元就碰上了“拦路虎”,当日日本宣布延迟上调消费税,促使市场降低了对日本再行宽松政策的预期,避险日元大举反弹,美元兑日元全天跌逾1%。与此同时,美国方面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亦表现黯淡。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4月建筑支出骤降1.8%,录得逾五年来最大降幅。数据发布后,一些研究机构认为,除非5月非农数据表现超预期的靓丽,否则美联储在6月就实施二次加息的可能性仍小。内外因素夹击下,6月1日,美元指数跌逾0.4%,打破了5月份稳步上行的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6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举上调201个基点,显然,隔夜美元受挫是此次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上调的主要原因。此前一天,即6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在6.5889元,创下2011年2月以来的5年多新低。
自打月初受挫,美元便暂时转向了震荡,一方面,6月议息时点渐近,美联储二次加息的话题还在发酵,对美元汇率形成向上支持;但另一方面,日元反弹,叠加美元持续上涨后获利了结,又限制美元继续快速上涨。在美元陷入纠结的背景下,5月非农就业报告的份量在无形之中变得更加沉重。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在奇差的非农数据出炉后,美元及非美货币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6月3日,美国公布的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创下近六年来新低,3.8万人的新增就业远逊于经济学家的预估中值的16万人。对于期待美联储6月份加息的人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若按照之前研究机构的看法,那么6月份美联储加息大概率是要“黄”了,而对年中升息预期的升温是5月份美元反弹的核心动力。盘面显示,美元指数在非农数据公布后的半个小时内急挫逾1%,不久后美国公布的创2014年2月以来最低的5月份ISM非制造业指数令美元走势雪上加霜,美元指数收盘大跌逾1.7%至94点下方,为近半年最大跌幅。
面对美元跳水,6月3日,欧元、日元、英镑等一众非美货币强势反弹,人民币对美元亦趁势展开反攻。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在3日夜盘交易中大涨逾300基点,夜盘终了时报6.5515元,当日16:30收盘价则为6.5855元。在闻讯非农数据惨淡后,6月3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CNH)更是反扑了超过400个基点,收报6.5428元,6月2日收盘价则为6.5870元。
根据完善后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6月3日,国际市场美元汇率大跌,加上人民币兑美元市场价反弹,已决定6日人民币中间价将出现大幅向上调整。
市场价涨后企稳 市场仍偏谨慎
6日,美元指数在亚洲交易时段低开高走,有所反弹,加上临近美联储6月议息窗口,人民币兑美元市场汇率并未跟随中间价上调而扩大涨幅。
CFETS行情显示,6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询价交易开盘报6.5550元,开盘后最高至6.5543元,后回调至6.5650元一线展开拉锯,16:30收盘价报6.5648元,夜盘截至18时,报6.5669元。尽管与前16:30收盘价相比,CNY仍上涨约200基点,但昨日CNY汇率全天都未超过前日日终收盘价,实则有所回调。
6日香港市场上,CNH汇价亦明显回吐前日涨幅,截至北京时间18时,报6.5706元,大跌265基点。境内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价差维持在低于100个基点的较低水平。
外汇市场人士表示,美元在大跌后有所回稳,人民币市场汇率在3日夜盘交易中也已对美元调整及时做出反应,加上美联储议息时点临近,人民币汇率走势仍面临不确定性,因此机构多倾向观望,市场交易热情不高,限制人民币汇率表现。值得一提的是,6日早间,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在开盘后近十分钟内都没有成交,即显示市场对人民币定价仍偏谨慎。
在风云变幻的外汇市场上,仅凭一根阳线显然是很难改变信仰的。就中短期人民币汇率走势而言,关键还是要看美元的走势。
贬值风险可控但压力犹存
就短期而言,美联储6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基本已被排除,美元涨势暂时受限,人民币迎来喘息的机会。
5月以来,美联储内部鹰派声浪不断,促使市场对美联储在6月或7月份加息的预期向上修正,但其实有不少机构仍认为美联储在6月即实施加息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惨淡的5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光坚定了这部分机构的判断,也改变了市场的普遍预期。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显示,在非农数据出炉后,6月14-15日FOMC会议上加息的概率已从22%暴降至4%,7月可能性也从55%下降至约27%。
回顾5月份的美元上涨,市场上修对美联储年中加息预期是关键原因,随着6月份加息可能基本被排除,且7月份加息预期大降,美元已缺乏继续上行的支撑。此外,有机构提示,日本宽松延后,刺激日元升值,若英国脱欧闹剧结束,英镑也将走强,均限制美元表现,因此,短期内美元维持上涨的难度很大。对于一众非美货币而言则如释重负,对美元贬值警报暂时解除。
5月以来,虽然市场对人民币贬值及资本加速外流的担忧有所抬头,但市场对人民币贬值并未形成一致预期,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持续保持在较窄的水平。考虑到外贸顺差等基本面因素对人民币仍有支撑及潜在的汇率维稳力量支持等因素,市场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人民币不会再现年初那样的恐慌性贬值。外汇市场人士指出,随着美元涨势受限,人民币对美元短期贬值风险更加可控。
不过,一些市场机构提示,中期内仍需警惕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贬值的风险。从中期来看,美元上行风险已大于下行,美国经济改善将支持美联储继续加息,欧元区和日本货币仍将继续宽松,经济增长和相对利差仍支撑美元保持强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尚处于转型调整过程中,L型走势可能长期持续,并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行,在中国潜在资本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资本流出的局面一时难以扭转,居民资产也存在多币种配置的内在需求。分析人士认为,汇率贬值依然是人民币面临的首要风险,防止人民币再次出现类似去年底今年初的恐慌性贬值仍将是货币当局汇率调控的重点。记者 张勤峰
许昌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