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投研的“三缺”:缺研究员,缺合理评价,缺有效模式

时间:2017-01-12 04:04:03

作者 付立春(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

继2016年末新三板挂牌总量破万,进入2017年新三板再添53家新成员。截至1月10日,挂牌公司达到10216家。新三板急速扩容取得阶段性成果,从而也开启了“二次创业”时代。

随着新三板进入“二次创业”,新三板投研也经历着 “创造性破坏”。新三板投研的危机,可以概括为“三缺、二维、一个关系”。

新三板投研的“三缺”:缺研究员,缺合理评价,缺有效模式

缺少合格的研究员。首先,新三板投研人员的数量非常少。众所周知,新三板公司数量是最多的,2016年末成功突破万家。与此同时,新三板投资研究员人数却非常少,无论是绝对人数,还是相对A股研究员的比例上都比较少。其次,缺少优秀的新三板投研人员。新三板投资更接近一级股权市场,新三板研究员需要有行业工作经验,有公司投资尽调经验,甚至需要有融投管退的投资经验等。可是新三板投研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研究员少之又少。不仅如此,目前新三板研究员很多是来自A股研究员,有的还是A股策略研究员,严重受制于A股投研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

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目前新三板投研的市场评价大致分为投资机构投票、网络票选和专家评价等。首先,A股中比较流行的投资机构投票方式,如果照搬到新三板还是有很大问题。大部分新三板的投票主体基本还是延续了A股,而其中真正投资新三板的占比很低。这样的统计结果误差非常大:新三板获奖很可能是源于公司或研究所整体实力,而非新三板投研本身。甚至出现过没有新三板投研团队也能上榜的现象。正因如此,有些投票活动评选出新三板投研团队,也缺乏科学性与公信力。其他市场评价方式,如网络票选,有请人刷票的现象;还有就是所谓专家评价,不公开透明,也很难量化,难以保证完全公平。而缺乏合理的评价方式,误导和制约了新三板投研的发展。

缺失合适的模式。首先,新三板交易量低且不活跃,类似A股的分仓收入很低。传统卖方分仓收入模式,对于新三板而言不合适。其次,新三板投研若作为内部服务,工作成果不好量化,很容易成为辅助部门和成本中心。这样的模式虽然看似稳定,但相对更加被动。还有,就是新三板投研作为新三板企业的宣传通道,提供公共关系服务。在投研相对稀缺的环境下,这种模式有一定市场,但金融专业属性相对较弱。合适的盈利模式仍然缺失,新三板投研的价值难以实现。

新三板投研的“二维”不足: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时间维度上,新三板投研期限存在严重错配。首先,新三板投资主要是三年以上的长期投资,但目前更多是类似A股的短期投机研究。其次,大部分研究的时效性太短,不多的新三板报告里很多是日报、周报、点评等。在新三板流动性差的环境下,参考意义相对而言就更差。然后,大部分只是停留在材料整理和数据初筛阶段,或者只是在A股研究体系下炫技,能为定增、做市、直投或交易提供有价值建议的后续深度投研凤毛麟角。沿袭A股的报告体系,新三板投研报告在时间维度上问题不小。

空间维度上,新三板投研的定位不清晰。从大方向上,是对内服务还是对外服务?如果是对内服务,是在研究所的投研,还是投行的投研,还是投资的投研?如果是对外服务,是传统的A股卖方分仓,还是其他创新服务?是服务投资机构,还是服务新三板企业?从具体属性上,新三板投研是专业金融还是广泛媒体?是做公共关系(pR)还是投资者关系(IR)?是研究咨询还是财务咨询?……新三板投研的定位问题,可能最为错综复杂。

新三板投研的“一个关系”:虚与实的关系

新三板投研是一种知识生产,相对而言比较虚,独自很难创造市场价值。不论是和投行业务、投资实务结合,还是给企业提供咨询、宣传或资源,投研必须结合相对更实的价值增值。避实就虚的新三板投研,没有前途。

总之,反思新三板投研的基本问题,是希望得到相关方的关注。危机并不可怕,危机背后可能蕴藏着巨大机遇。我们坚定看好新三板,正不遗余力进行“新三板投研的二次创业”。(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付立春,清华大学博士后,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股转公司课题组成员,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顾问。

(欢迎转载,注明来源“中新经纬”,即视为已获转载授权。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许昌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