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停滞委外撤退 机构谈债色变

时间:2016-12-17 06:54:36

债市恐慌情绪正在蔓延,金融机构谈债色变,公、私募等机构发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引发市场关注。虽然多家基金公司否认旗下货币市场基金遭遇巨额赎回,但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确有货币市场基金出现数百亿元赎回。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有银行开始考虑下一阶段暂停委外业务。整体来说,目前赎回仍处可控状态。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如果赎回愈演愈烈,风险可能加大。此外,利率上升将推升各类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在“滚雪球”效应的作用下,仅依靠市场纠错可能导致纠错成本过高。

债市去杠杆发酵

15日十年期、五年期国债期货早盘跌停,收盘仍逼近跌停。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资部部门负责人裴晓辉表示,此番美联储在宣布加息的同时预期明年可能有3次加息,这与当前的市场预期存在偏差,这种预期偏差是国债期货大跌的原因之一。

某大型私募债券业务负责人表示,为了对冲风险,投资者做套保的明显增加,不少私募增加国债期货空头,促成跌停。

海通证券分析,债市加杠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现券作为质押物进行质押式回购融资再买入债券,这是主要方式,杠杆倍数一般在2倍以内(公募债基要求杠杆比例不超过1.4倍),质押回购市场又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二是通过设计结构化产品加杠杆,以券商资管、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专户等资管类机构为主体,通常引入银行理财资金作为优先级,自有资金或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作为劣后级,杠杆最高可达10倍。如果上述两种方式并用,总的杠杆倍数会更大。

货币基金受伤

金融机构谈债色变。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受有券商所涉代持业务巨亏传闻的影响,14日代持交易几乎陷入停滞。某大型债券私募机构人士透露,当天问了好多以前代持的机构,都不接券了。同时,有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市场基金近期遭遇数百亿元赎回,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部分基金公司受到银行委外传来的压力。银行委外出于安全考虑,指示受委托机构卖债,宁可损失部分收益。有银行考虑下一阶段暂停委外业务。

来自多家公、私募基金公司的消息显示,目前固收类产品确实存在一定赎回压力,主要集中在公募的开放式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

南方某大型基金公司固收总监表示,15日货币基金普遍存在赎回压力,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持有人中机构占比较高的货币基金,赎回压力普遍较大。

货币基金是债市下跌链条的主要传导环节。一家知名大型债券私募人士表示,近期资金成本上升,大额存单一个月内成本升高至4.5%,远高于货币基金,于是大量机构选择赎回货基去银行间市场放贷。货基大量持有短端品种,在赎回压力下,货基卖出短端品种,导致短端利率上升、价格下跌,可能进一步引发短端踩踏。同时,短端利率的快速上升拉动了长端品种利率,长短端品种价格纷纷下跌。在净值压力下,赎回压力增大,固收产品需要降杠杆、降久期以去风险,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某大型私募机构债券业务负责人表示,虽然私募机构使用杠杆比公募更多,但私募债基一般都是固定时期才开放,所以近期赎回压力不大,但目前已开始为未来将打开赎回的产品做准备。公募基金产品在出现较大规模的赎回之后,杠杆会被动上升,不得不继续减仓以保证杠杆水平符合监管要求,所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目前来看,货币市场基金受到的压力更大。

业内人士表示,往年年底,各家基金公司总是尽力设法扩大旗下货币基金规模,从而冲击公司总规模排名。今年的情况是,货基规模可能比三季度增加得不多,这说明有大量机构资金赎回货币基金。考虑到银行需要降低杠杆,如果货币基金中来自银行的资金占比较大,则可能出现巨额赎回。

上述人士解释,就货币基金整体而言,来自银行的资金平均占比在70%左右。货币基金是否出现巨额赎回,从净值上是看不出来的,要从万份基金单位收益这个指标来观察。从行规来说,货币基金不能出现负收益。多数情况下,万份基金单位收益在0.5-0.6元,如果突然某一天变成了0.1元,这是基本不赚钱的情况,此时该基金可能出问题了。

据wind数据统计,14日共有15只货币基金的万份基金单位收益低于0.2元。某货币基金11、12日的万份基金单位收益突然降至0.2元以下,14日又回升至0.6元以上。

警惕连锁反应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自营及资金将货币基金作为投资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大量货币基金投向同业存单,部分同业存单的资金去向是同业理财,同业理财又通过委外等模式将资产管理压力转移给非银机构,这在增加对债券的配置需求的同时,也导致资金和风险链条的大大拉长。如果债市下跌,容易产生连锁反应,纠错成本也会不断提高。

前述南方某大型基金公司固收总监表示,目前货基债基的赎回还可控,但如果持续下去,可能演变成行业危机。此次市场波动主要是由资金紧张而起,然后利率上升影响其他金融资产,由此产生“滚雪球”效应。“一个月内债券收益率上升了100基点,相当于四次加息,后果可想而知。如果不干预流动性紧张的预期,可能对明年经济产生影响。”

另一家基金公司固收总监认为,“钱紧”等因素导致债市调整,固收类产品大量赎回可能进一步加剧债市波动,使风险由高流动性的利率债扩散至信用债。

裴晓辉认为,债市这一链条上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几乎已全部暴露,债市调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应该不会再出现这么大幅度下跌。记者联合报道

许昌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