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香港投保热初步“退烧” 内地险企收复失地忙创新

时间:2016-12-16 06:57:46

受监管政策收紧影响,香港保险逐渐告别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投保的同时,内地保险公司也奋起直追,试图在创新的大趋势下赢回一片市场。   京华时报记者牛颖惠

赴港投保热情下降

公开数据显示,银联卡境外保险交易金额已由10月的80.6亿元人民币降至11月的0.3亿元人民币,下降幅度超99%。

就在上个月底,中国人寿(海外)已暂停银联刷卡缴纳保费及保单贷款业务;香港大都会人寿以及友邦香港从29日起全面暂停内地客户银联刷卡缴费;香港三大保险商——友邦保险、英国保诚及中银人寿,均于同日发布内部通告,暂停内地客户用银联网络支付保费。

一位香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告诉记者,继银联关闭香港保险业务消费通道之后,VISA和万事达卡也开始受到限制,仅个别保险公司还能刷卡,“VISA和万事达卡现在虽然还能刷卡,但是手续费太高了,大家都不愿意用。”这位代理人表示:“现在最直接且便利的方法就是带着美金直接去香港投保,如果提前预约好的话,半天时间就能全部办完手续。”据其介绍,根据内地外汇局规定,每人每年只有5万美金的换汇额度,因此,有不少一家三口现在投保都是带着15万美金直接去香港。

记者同时采访了解到,受刷卡限制的影响,目前,到香港投保的客户数量明显下降,仅双休日期间客流量还算较大,平时基本回归正常。

理赔纠纷难避免

有不少香港保险代理人告诉记者,除了重疾险在香港的价格比内地便宜,保障全面之外,还有不少人是以投资为目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外汇流失严重,内地监管部门收紧了银联刷卡额度。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健康险还是理财型产品,理赔始终是保险不可回避的部分。虽然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显示,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险贡献率已经远超香港本地居民,但另外一组理赔数据同样不可忽视。据香港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在香港引起最多索偿纠纷的两类保险产品是住院以及医疗保险和旅游保险。

去年,香港的保险理赔纠纷有728宗,已审结的有333宗,仅有2宗索取到赔偿,占整体的0.6%,其中大部分是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所引起的纠纷。

一位保险行业专家也表示,由于香港地区整体保险销售量不及内地,所以理赔案例较内地而言比较有限,随着内地居民大规模赴港投保,未来所面临的理赔将在一定时间后达到一个峰值,届时,标榜“窄进宽出”的香港保险很难应对大规模的理赔压力,将很难保证没有投诉。

此外,以资产升值为目的的投资型产品,由于境外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如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华泰证券研究员罗毅表示,与内地保单的高、中、低档利益演示不同,香港保险保单红利演示并没受限,大多采用6%以上的高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非保证收益,实际收益随市场环境波动影响。

此外,香港的保险公司是允许破产的,投保人需要承担相关风险。

内地险企绝地反击

一边是境外产品保费低、保额高、保障广和免责条款少,另一边是内地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品创新不足。为此,不少内地保险公司也开始推陈出新、改变思路。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重疾保险大多限制了赔付次数和赔付范围,赔付额度有限,并不报销所有的看病费用。而最大的创新就是突破以往,例如,在今年内地健康险市场上大火的华夏保险某款终身重疾险产品,开创性地推出被保险人轻症豁免责任,打破以往重疾险赔付不含轻症的传统。

还有老牌寿险公司——新华保险也在今年推出的某款健康险产品,除了能提供50种轻症、70种重症及身故赔付保障,客户在多次罹患轻症、重疾还可获多次、多倍给付。

另外,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推出的一款互联网健康险产品,保险期限虽然只有一年,但只要数百元的保费就可以不限病种实现理赔。

此外,有保险业专家表示,人寿保险产品定价与生命表有关,香港保险采用的是香港居民生命表,由于选取的是全球优质地区人群进行精算,癌症等疾病发生率普遍较低,平摊到保险产品的价格低。随着我国内地居民人口普查的完成,新一版的生命表正在修订中,未来内地保险产品价格仍有下降空间。预计未来内地保险产品更加丰富,产品保障功能也将更加完善。

许昌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