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2月28日电 题:湖北大山信使张美冲:乡情永续脚底的邮路
作者 曾灿 张波
在湖北恩施新塘乡,48岁的邮递员张美冲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拐杖哥”。
15年来,张美冲扎根山区,每天步行46公里崎岖山路,为仍未完全通公路的村子里7000多山民服务。15年,他走过18万公里山路,帮乡亲们代领汇款达60余万元、运送邮件超过100万件,没有一次差错。
张美冲,是新塘乡双河邮政所的邮员。木栗园村、河溪村、甘坪村、车营村、太山庙村5个行政村一线相连,构成了张美冲的邮路,全程108公里,徒步往返需三日,沿途要经过当地人胆寒的“扯根坡”。邮路上,他数次面临滑坡、泥石流等生死考验。
山路难行,张美冲15年穿坏了300多双解放鞋、近百双高筒胶靴,背烂了80多个邮包。
听闻张美冲送邮途中被狗咬过的遭遇,村民谭学礼送他一支自制的野山藤拐杖,作防身用。张美冲推辞不掉,收下了,每次进山都随身携带:它可当打狗棒、驱蛇棍、登山杖;在过河时探水深、在物品较多时当扁担。
26日,在张美冲的邮路上,海拔1450米的大山深处,雪雾空濛。记者也拄着竹棍,从双河邮政所沿路步行20分钟,和张美冲来到他当天邮路的第一站:位于车营村的65岁退休老村支书张远松的家。
山腰上,张远松木质结构的房子上已堆满了积雪,房顶挂满了成串的玉米棒,中堂燃着炭火。张美冲为他送来最新的报纸,张远松乐呵呵地说:拐杖哥,你来了。
大山里各家各户住得分散,为了少走回头路,张美冲几乎不走公路,也不骑车。几乎每天,他都会依据邮件上的地址变更路线。
张远松说,山路崎岖,路途遥远,张美冲却依旧毫无怨言地为村民们服务着。张美冲听完笑笑:“和同行相比,我也许只是走的路多一些,坚持的时间长一些。”
中共恩施州委书记肖旭明说,恩施是一个大山区,部分地区交通仍较闭塞;张美冲参加邮政工作后,一直扎根边远山区,忠诚地坚守岗位,让人感佩。
名副其实的爱心邮路
除了递送报纸和邮件,张美冲还经常义务为邮路上的困难群众、空窠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他脚底的路,已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爱心邮路”。
记者在“2012年张美冲爱心帮扶日志”上看到55条记录:1月10日,易金元,捎带大米20斤、白糖1包;4月24日,刘寒宏,送铅笔5支、笔记本2个、橡皮擦1块;9月20日,王玉洁,送月饼10个……
26日下午,从张远松家里出来,走过一段公路过后,顺着曲折泥泞的羊肠小道,记者随张美冲来到了车营村72岁的刘坤元老人家中。
当天,张美冲给老人送来棉袜、棉球鞋、大米和食用油。老人高兴地试了试新鞋袜,很合脚,她顿时笑眯了眼。
“天冷了,穿这些暖和。”张美冲擦擦汗,“我记得老人家穿的是37码的鞋。”
刘坤元和80岁的老伴黄发阶,育有二子一女,他们都在外打工,每年春节才能回家看看,平时二老只能在家大眼瞪小眼。儿女们寄回来的钱,都是张美冲帮着取回来。张美冲每次过来,都会陪老人们聊天解闷;老人说,他比自己的儿子还亲。
当天傍晚,张美冲还带着几包零食来到新塘乡木栗园小学,4岁的王玉洁远远地望着他笑。25岁的副校长钟美玲说,这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很内向,见到张美冲却会笑着和他打招呼。
记者指向张美冲问王玉洁,你知道这位叔叔是做什么的吗?王玉洁腼腆地说,我知道张叔叔是送报纸的,人很好,老给我带吃的。
信使乡民的依依深情
“乡亲们很信任我,常把身份证号、密码都告诉我,让我给他们存汇款;按规定我不能这样做,但却无法拒绝。”张美冲说,乡亲们有时汇款一两百元钱,去邮局来回一趟得花一天时间,还要花几十块钱吃饭喝水,太不实惠。
湖北省邮政公司党组书记孙其明说,张美冲在投递邮件之余,帮乡亲们缴电费、买肥料、捎带生活用品,成为孤寡老人的“希望”,体现了邮政人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和自我价值。
而用张美冲自己的话说:乡亲们就是我的亲人,我也是他们的亲人。
2008年,张美冲年过八旬的父亲去世,邮路上的数百名村民赶到他家奔丧,并且主动打柴、挑水、运东西。因张美冲老家地处偏僻,不通公路,老乡们自发地赶来了6头骡子,帮他将从镇上买来的菜品、器物驮运到家。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张美冲的邮路也有所优化。为保证邮件的送达更加及时,张美冲改为每两天送达一次邮件,日均行程达40公里。今年11月,张美冲的工资,也从1998年的每月260元,增至每月2300元。
张美冲告诉记者,无论多么辛苦,看到父老乡亲们从他手中接过邮件时的那张笑脸、那种真诚的感谢,他就忘记了疲劳,那是他感觉最美好的时刻。
对邮政工作的热爱,对乡亲们的深情,让张美冲脚底的万里邮路走得更加踏实。“我的根在山里,我的生命已经与我每天奔走的那条邮路连在一起,我会永远走下去。”张美冲坚定地说。(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