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广国民教育有错吗? 这不是“洗脑”(图)——中新网

时间:2016-10-10 18:03:21

香港推广国民教育有错吗?这不是“洗脑”(图)一名香港小学生(右)在国民教育专题展览上介绍自己游览三峡时的体会。新华社记者 王成云摄

国民教育近日成为香港社会的热门话题。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特区教育局建议明年9月全港小学率先增设“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为必修科,2013年再推广到全港中学。一项调查显示,逾四成市民认为,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感”。

“推动国民教育,加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一直是香港特区政府和教育界共同努力的方向。”香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说。

香港回归届满14年,细心的内地人到香港不难发现,香港学校会定期举行升国旗仪式,有的电视台在晚间新闻前播放国歌。根据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学生对国旗及国歌认同感分别达79%和78%,比10年前的同类调查大增约30个百分点。青少年国民身份认同感正显著提升。

特区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张国华表示,早在2000年时,港府已将公民及国民教育定为发展的重要一环,只是当时还未有具体构思把国民教育独立成科。

2009年4月,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在深圳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东公安边防六支队“沙头角模范中队”成立了内地首个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国情教育基地。而如今的国民教育,可望透过设立必修新科目,进一步令教学聚焦,提高教育成效。

“对香港很重要”

香港前教育统筹局局长王永平指出,如今是推广国民教育的成熟时机。他建议“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应加入“中国史”及“一国两制”两大元素,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借以追溯中国5000年历史根源,有助他们产生亲切感。

6月13日,访问香港的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在青年座谈会上表示,“国民教育对香港很重要”,可助年轻人了解内地民众的思维方式,使两地民众产生良性互动,“国民教育做得越好,与内地关系越好,‘一国两制’和《基本法》也会愈深入人心。”

“对香港青年来说,通过国民教育加深对国家国情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加深对中国几千年文明中的一些精华的了解,对你们到内地发展,绝对是一个pLUS(有利因素)。”王光亚说。

香港特首曾荫权强调,特区政府将与公民教育委员会、区议会、社区团体、国民教育团体和青年团体合作,推动交流、考察以及义工活动,让香港市民尤其年轻一代深入认识国情,体会两地“同根同心、血脉相连”。

“国教”非“洗脑”

当然,香港社会比较多元,对于国民教育并非全是喝彩声。有部分人士质疑或担忧,国民教育有“洗脑”成分。

王永平就此反驳说,国民教育的目标,是要让港人增加对国家的认识及认同感,可以根据香港实情,像口味独特的“港式奶茶”般,推行特色的“港式国民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创会主席龙子明认为,国民教育不是洪水猛兽,将其冠以“愚民”、“洗脑”等负面形容词,是违反情理的。“实际上,国民教育不仅关乎教育范畴,而且关乎香港的发展,港人如果不认识国家,香港怎么能发展?港人如果对国家民族没有认同感,怎么能抓住国家发展的机遇拓展自己的出路?”

香港研究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48%受访者赞成把“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列为中小学生必修科。43%受访者认为,课程对培养学生品德和国民身份认同感有“很大作用”及“较大作用”。有52%受访者不认同国民教育是为了“洗脑”的说法。

到内地走一走

不可否认,近年香港社会国民教育取得成效,但改善空间仍然巨大。香港学友社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有83.8%中学生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但只有36.2%表示会关心内地新闻及发展。

究其原因,有分析认为,“一国两制”下港人获豁免税务等国民责任,香港学生在本港长大,其国民认同感与现实生活关联有较大落差和距离;国民教育多集中在大型庆典上面,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流于表面;香港经历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西方价值观和自由意识的影响较深,令一些港人对自己的身份产生疑惑等。

由于香港与内地的发展情况不一样,王光亚表示,要按港人可接受的方法和内容去做,加强对中国历史和近代史的了解。他鼓励香港年轻人实地考察,到内地走一走,除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也要看看西北、西南地区,感受国家之大、发展之不平衡。

香港与内地的相互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香港学生能获资助赴内地交流,与此相关的国民教育,也迈入“眼见为实”的新阶段。(记者 任成琦)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