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产副总经理张光:多元化投资获取超额收益

时间:2016-06-23 07:38:10

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经济形势不乐观,股市疲弱,利率中枢下行,信用风险频发,险资投资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化固收及权益投资,把握结构性机会,多元化拓展另类投资及海外市场是未来获取超额收益的有效途径。

今年投资压力较大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今年的市场形势?

张光:今年资本市场操作难度较高,投资压力较大。

在固定收益方面,较低的利率水平与优质资产的稀缺是今年险资固收品种配置面临的最大挑战。未来的经济运行将呈现较长时间的“L型”走势,经济低速运行导致实体企业很难承担较高的财务成本,前些年利率中枢逐步下移的趋势,未来仍会得到延续。同时,今年以来,信用事件频发使资金竞相追逐优质资产,进一步推低收益率水平,并使优质资产相对更稀缺。据估算,今年将有巨量的保险资金配置固定收益品种。根据保费平均增速测算,今年会有大约3万亿的新增保费;11.18万亿的保险运用余额,预计今年约1万多亿资产到期,需要再配置。根据保险大类资产配置比例,上述4万多亿的保险资金约80%需要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相对于险资较高的负债成本,较低的利率环境和巨额的保费使险资固定收益配置压力骤然增大。

权益市场方面,经济疲弱,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乏力;同时,上市公司股票难以通过宽松的流动性获得估值提升,股票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在加大。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险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合计占比14.03%,较年初下降1.15个百分点;险资运用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股权投资方面,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占比仍然很低,很难缓解险资的投资压力。截至去年底,保险资金投资pE约1500亿元,同比2014年的不到700亿元,实现快速增长,其中间接参与pE的额度约为1200亿元,占比80%。相对于传统投资而言,险资投资pE还需要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同时险资希望股权投资有稳定的现金流等诉求,需要同pE机构进行磨合沟通。

中国证券报:保险公司近期对一些上市公司开展调研。在当前的股市环境下,保险资金可能青睐哪些板块?

张光:保险公司调研上市公司本是投资的常态,在股票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加大上市公司调研的频率与深度,是权益投资进一步深化的体现。通过调研,加深对上市公司的了解,积极向股票投资的前端延伸,参与定增市场,努力实现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协同效应,适当增加持股的集中度,是多元化获取超额收益的有效途径。

在股市较低迷的状态下,险资的权益投资更注重长期性与产业协同性,青睐保险上下游联动的产业板块,例如金融、医疗与养老产业板块。同时,险资也青睐符合经济转型的产业,希望从长期角度获得投资增值。2015年,险资通过举牌及股权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集中于金融机构与医疗健康企业。

固定收益产品方面,虽然整体利率下行,信用事件频发,但通过对发行主体的深入研究,并结合现场调研等多方面手段,也能抓住一些错误定价的资产,获得不错的收益。

关注结构性机会

中国证券报:下一步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有哪些机会可以把握?

张光:基于对市场无系统性估值抬升机会,且无系统性风险的判断,我们认为,好的机会来源于对结构的把握。中小创估值仍然偏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在仓位上不会特别激进。

板块上比较关注高分红品种,例如公用事业板块。另外,在行业配置上,偏重消费类公司。此行业属第三产业,行业稳定性较高。消费细分行业里,则偏好中低端和必需消费品,例如医疗等。

同时,保险公司应该多维度地参加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要覆盖一级pE直到二级市场各阶段的、具有不同回报特征权益资产,从不同角度参与。

中国证券报:在组合配置方面,未来会有怎样的思路?

张光:保险资金未来组合配置的思路需要充分考虑险资的特点与目前市场环境的匹配度。

险资的特点是久期长,追求长期可持续、稳健、安全的收益。对于资产的流动性要求相对较低也是另一大特点。目前的市场环境则如上所述,利率走低,股市低迷,信用事件频发。险资未来仍会加大较长期限、非流动性的固定收益资产的配置力度。对险资而言,流动性溢价是不提高组合风险程度下最好的收益来源。近年来,传统的存款和债券的配置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包括债权计划、ABS、信托产品等非流动性固收品种投资比例有所提高,未来这一趋势会延续。

在目前市场环境下,资本市场的波动会加大,另类投资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资产价格周期性的调整,实现长期增值。另类投资一般不公开交易,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市场失灵带来的价格大幅波动。同时,也由于其不公开交易,定价易产生偏差,更易实现价值投资。未来,我们将对包括地产投资在内的股权及夹层等另类投资等进行积极开拓,逐步增加此类资产的配置。

另外,海外市场的布局也在逐步开展,会借助外方股东的投资优势,对海外地产及REITs等进行投资,实现全球化多元配置。记者 李超

许昌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