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长短课”最短20分钟 孩子捡树叶上四门课

时间:2016-12-17 06:20:38

学校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开展活动式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叶子的动态之美。广州日报记者杨耀烨 摄

广州日报讯 (记者刘晓星 通讯员李勉聪)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快乐学习”等已经不是新理念。但现实却是,不少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坐在培训机构里进行“幼小衔接”,适应端坐40分钟。如何让“玩中学习”落到实处呢? 荔湾区环翠园小学专门开发了一套校本教材《玩趣园》,并已经展开了两年的课程实践。日前,记者从该校了解到,学校通过打通学科练习重新整合课程和课时,让学生们上“长短课”,最短的20分钟,最长的80分钟。

上课孩子在操场捡树叶

13日上午,一年(4)班的孩子们上了一节“捡树叶”课。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着,搜集各色各样的落叶。而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捡树叶”的过程中,班主任黄绮薇老师已经开始给孩子们种下了数学、语文、音乐、科学的种子。“同学们,你们手里的叶子各有不同,你们可以给叶子们找妈妈么?看看这些叶子都是从哪棵树上落下的?”孩子们仔细端详着手里的树叶,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是大叶榕的叶子!”、“这是小叶榕的叶子!”

环翠园小学内植物环绕,有五六十种,孩子们通过辨认树叶,认识不同的植物。“大家都来数一数 ,看看谁手里的叶子多,谁手里的叶子少,超过20片叶子的请举手。”孩子们又低头数起了树叶,随后,黄绮薇打开了音响,在儿歌《叶子》的旋律中,她鼓励孩子们自创舞蹈,模仿叶子飘落的情形。“哪位同学可以造句?”黄绮薇问。“叶子翩翩起舞,有的跳芭蕾舞,有的跳踢踏舞。”孩子们充分发挥着想象力遣词造句。一节80分钟的课,孩子们上得兴致盎然。

课时最短20分钟

环翠园小学校长喻晓伶介绍,学校开发的“小榕树实验课程”在课时不降低的情况下,重构课时优化课程。课时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40分钟的常规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完成国家基本课程;第二种则是每天一节60分钟的长课,以语文、科学、艺术、体育、品德作为试点,开展学科内整合;第三种是20分钟的社团微活动,让孩子们撇开语数英,玩起层层叠、七巧板,摆竹签等思维游戏。第四种是80分钟的“项目活动课”。

此外,学校专门编写出版了《玩趣园》校本教材,基于师生、家长的共同关注的生活素材,形成了叶子、小鸟、家、邮票、旅游、中国文化等主题。它改变以往以知识传输为目的的教学,指向非线性思维,跨界链接各类知识和经验、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课型是80分钟的“项目活动课”。

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