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周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迎来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客人”。和往日不同,这些客人不是培训学员,他们有着相同的身份——“新闻发言人”。
当天,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隆重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也在现场。这么多大家熟悉的新闻发言人“聚”在一起,会进行怎样的头脑风暴?
国务院部门、地方政府、央企发言人到场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参加首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的阵容可以用“豪华”和“齐整”形容,28个国务院部门、19个省区市、4个中央企业的新闻发言人纷纷到场,像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交通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等大家熟知的新闻发言人都在出席之列。此外,20余名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也到场出席。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几位“贵宾”在论坛现场致辞。
国新办“掌门人”蒋建国5日早早地来到会场,准备当日的开幕式致辞。作为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的他在致辞中提出,新闻发言人要心中有底气、善于设议题、把握时度效、会用全媒体。当天,国新办原主任赵启正也来到了现场,卸下官员身份的他目前仍经常出现在与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舆论工作相关的场合。论坛嘉宾之一、国新办副主任郭卫民向媒体介绍,赵启正一直还在为新闻舆论工作马不停蹄地工作着,今年7月,正值南海仲裁案闹剧愈演愈烈,赵启正还“带队”前往新加坡参加“南海问题与区域合作发展高端智库学术研讨会”。
而对于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董云虎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来说,这次论坛是他们的主场。论坛开幕数天之前,焦扬的任职曾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此次她来到论坛现场,更有着特殊的意义。2003年到2008年,她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新闻发言人,成为上海的“门面”。这期间无数上海市重要的新闻发布会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出席论坛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董关鹏认为,焦扬和王旭明、毛群安等著名发言人被称为“黄埔一代”,在这一领域具有“教科书意义”。
发言人谈如何回应热点敏感问题
首届论坛的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 好新闻发言人”。此外,还下设分论坛,议题分别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发布、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走出去”过程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平日出镜率一直很高。作为此次论坛的演讲人之一,他脱下“戎装”分享新闻发言人经验。杨宇军表示,热点敏感问题的关注点往往容易预测。只要发言人准备充分、应对出色,正能量信息就会广泛传播,有效提升党和军队的公信力、凝聚力。他还介绍,目前参加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的外媒已有30家,占全部媒体的三分之二,针对这一情况,他表示发言人要直面外媒。杨宇军的一个观点引起了诸多发言人的共鸣,他说,新闻发言人要转变观念,认识到热点敏感问题多是好问题,并且要积极稳妥回应涉军热点敏感问题,营造有利舆论环境。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所在的部门与每一户家庭都息息相关。他表示,面对新媒体时代的“闪光灯”和“麦克风”,发言人走上发布台开好一场新闻发布会,要想“说得好”,就必须要有一种“底气”。一段时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双轨制”问题备受关注,曾是人社部来信来访的重点和舆论关注的焦点。李忠讲起,前些年,面对媒体的相关问题,他感觉是个很大的考验。近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双轨制”问题成为历史,相关的舆情热点逐渐平息。
“对民生领域新闻发言人而言,要想‘说得好’,让新闻发布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基本的前提是要工作‘做得好’。”李忠表示。
沈丹阳是一位学者型新闻发言人,早年曾在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从事对外经贸政策研究,2010年才“跨界”成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彼时他曾表示,新闻发布机构也好,新闻发言人也好,要让人感觉实在,可信。因为其所在部门的特点,沈丹阳平时“接招”更多的不是突发事件,而是数据解读和热点经济事件。比如,备受舆论关注的滴滴优步合并,作为商务部发言人的他曾在8月份一个月内进行三次回应,实属罕见。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他说新闻发言人要处理好新闻宣传和新闻需求的关系,政府、部委有宣传需要,媒体、受众有新闻需求,作为新闻发布要处理好两者关系。
推动建立新闻发言人容错机制
新媒体的使用也是此次新闻发言人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
前面提到,蒋建国在论坛上指出,新闻发言人应该做到“会用全媒体”。这一点,让参加论坛的新闻发言人印象颇为深刻。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潘怀文对于这个领域无疑很有发言权,据北青报记者了解,潘怀文正是拥有500多万粉丝的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的幕后“操盘人”。当被问及微博发布那么快、内容又那么萌,是否由90后在做这项工作,潘怀文表示,团队中的确有不少90后,不过领导是70后。
此外,新闻发言人的“容错机制”也备受参与论坛的媒体记者和新闻发言人关注。
李忠表示,对于新闻发言人而言,说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说。面对新闻媒体,新闻发言人要勇于担当、敢于发声,组织上特别是领导同志也应该多为新闻发言人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鼓励他们积极发声,宽容他们的失误。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袭艳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十八大以来,一些文件里已经对这个问题有所体现,希望形成容错机制。另一位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也表示,建立容错机制这个问题已经在向前推动,中央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且非常鼓励和推动我们的主要负责人和发言人走到前面来说话。
北青报记者观察到,到场的新闻发言人显得十分轻松。在分论坛上,发言的七分钟时限,他们通常都不够用,表达、分享的欲望非常强烈。他们面对媒体,更像是一种朋友关系。
谈及参加这次论坛的感受,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对北青报记者表示,新闻发言人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就像给发言人这个群体营建一个家。大家共聚一堂,不仅仅是头脑风暴,更是强化责任与担当,互相鼓励。
对话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发言人不能总讲套话
在此次论坛举办期间,北青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从2011年至今,沈丹阳已经担任了五年商务部新闻发布者的工作,在这一领域经验丰富。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沈丹阳表示,召开发布会要注意挖掘一些新闻点。
背后有一个团队在共同努力
北青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前夕,你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中国将扩大从菲律宾进口热带水果。消息一出,立刻就上了各客户端的头条。当时主动发布这条信息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沈丹阳:现在我们新闻发言人必须要处理好宣传需要和新闻需求的关系,政府、部委有宣传需要,媒体、受众有新闻需求,作为新闻发布要处理好两者关系,不能总讲套话,也不能仅仅看新闻需求,最好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像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来访,以往新闻宣传的语言特点大家也非常熟悉,基本是高大上的话,诸如“两国进行经贸战略对接,扩大双边贸易,鼓励中国企业更多到菲律宾投资”等等,但为什么要讲很微观的菲律宾水果贸易呢,其实是因为这样的消息和普通民众、企业关系密切,有新闻点。我们开发布会的时候,会注意去挖掘这些新闻点,而这个信息就属于典型的新闻点。
北青报:那你们平时怎么发掘新闻点?发布会前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沈丹阳:关键是平时就要经常注重媒体在关注什么。这件事已经有媒体在关注了,比如菲律宾有什么东西可以对我们出口。我们正在考虑杜特尔特来访的相关宣传工作,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就把两者结合了起来。
每次发布会的两三天前就会准备,但新闻是实时更新的,所以还会上网随时关注最新发生的热点。每次发布会前,都会把各个司局请来商议如何发布信息和如何回应社会关注。商务部新闻办会实时了解媒体关注的问题,我们基本上对媒体问什么问题都能“押”个八九不离十。
北青报:你背后应该是有一个团队在运行发布会相关的工作?
沈丹阳:是的,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商务部新闻办,大概有10多个人,各司局新闻联络员也是重要组成成员。此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是要建立新闻发布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比如我们有四个舆情收集渠道。第一个是和、国际商报等机构合作的《每日舆情》。第二是舆情专报,这是对焦点性内容的重点关注和深度分析。第三,通过建立各个司局新闻联络员制度分析舆情,我在每次发布会前定期把联络员请来开会,讨论分析最近有什么热点、媒体关注的事情要如何回答。此外,我们有个新闻舆情的提示单制度,我们将各方面最近关注的重要事项,提示给相关司局,让他们准备回应口径。所以说,这不是发言人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在共同努力。
不会对记者提问生气
北青报:你是如何走上新闻发言人的职业道路的?
沈丹阳:当发言人不是自己的选择,要组织安排。我在商务部研究院工作了五六年,和媒体互动比较多。到了商务部机关工作后,在担任新闻发言人之前分管了三四年新闻工作,后来再做新闻发言人,基本上是水到渠成。商务部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部门,“三驾马车”跟我们都有关,我们需要做研究、分析,而且商务部很多新闻是具有经济学含义的,此外我们现在需要更深入地面向企业、公众解读,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学逻辑,有时新闻发布不能太碎片化,要尽量让我们的受众、媒体更系统了解、理解商务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以前的工作积累对我做好工作是有帮助的。
北青报:你觉得自己经济学的背景对当好新闻发言人有帮助?
沈丹阳:会有一定帮助。但不一定非要学经济学才能当发言人,发言人有很多类型。其实新闻发言人发挥空间不是很大,一般说来,我们要严格按照新闻口径来回答问题,不能有太多个人色彩。当然,在符合口径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讲得生动、易懂一些,这样才利于传播。所以并不是说我有经济学背景,才让我去做发言人。总的来说,新闻发言人知识面要宽,反应要相对快,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表达要清晰,才有利于把事情和问题讲清楚。
北青报:一场成功的发布会,记者的角色也很重要。如果一个记者问了一个很随意的问题,你会生气吗?
沈丹阳:不会。来商务部参加记者会的记者,多数是很优秀的,很有专业素养的。无非就是有些问题容易回答,有些比较难,但是不能把不容易回答的问题都理解成记者故意刁难,也就没必要生气。
担心大家对自己“审美疲劳”
北青报:新闻发言人是一个很受社会关注的职业。有的新闻发言人之后走向更高的领导岗位,而最近也有新闻发言人辞职去民企发展,你如何看待这个职业的前景?
沈丹阳:目前,政府新闻发言人还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岗位。因为是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的职位调整就很正常,工作3-5年后调整很普遍。不同于外交部、国防部等部门,大部分部委新闻发言人不是专职的,更多的是像我这样“兼”着做。你提到有人选择离开体制内,其实这也很正常,国内外都是这样,不一定一直做这个岗位,发言人队伍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
北青报:很多新闻发言人都表示压力很大,你觉得压力大吗?
沈丹阳:我还可以,压力正常。目前我主要担任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不是我的“本职”。政策研究室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我虽然不直接主管新闻工作,但政策研究室可以接触商务部全面情况和国家宏观经济的情况,这对做好新闻发言人也有帮助。我随时关注舆情,了解商务工作乃至全国经济工作的动态。压力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已经做了那么多年,有了一些经验,压力不会很大。作为新闻发言人,尽管还是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但这些年掌握的知识、技巧和方法,以及部里方方面面提供的保障,都有利于我做好工作,所以总体压力是可控的。
但我感觉自己不应该做太长时间,也担心大家“审美疲劳”。你们会审美疲劳吗?
北青报:形象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也很重要,你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
沈丹阳:平常我是不太注意所谓“形象”的,我就是每个月的发布会前吹吹头发,一年两三套西装倒着换,五年只换了一副眼镜。其实大家关注新闻发言人应该主要并不是“形象”如何,更多的是关注内在的东西,“形象”只要符合职业要求就可以。本版文/本报记者 赵萌
供图/国新办网站、商务部网站
纵深
建立30多年后 发言人制度再观察
在此次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上,北青报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制度”。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这项制度影响深远,成为国内外媒体和大众了解相关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2003年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年年初,中央提出建立健全国新办、中央各部门、省级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要求。2004年底,国新办首次公布了62个部门的75位新闻发言人的名单和电话,这在当年被看做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其中一些新闻发言人被称为“黄埔一期”,其中包括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原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国家安监总局原新闻发言人黄毅、原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以及上海市政府原新闻发言人焦扬。
时间过去三十多年,这项制度现在又有了什么新进展?
国新办副主任郭卫民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提及了“4·2·1+N”新闻发布模式以及今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和“部长通道”。上述新闻发布模式也是这两年来新闻发布制度的亮点。
郭卫民表示,目前回应热点问题还不够、回应敏感问题还不及时,还有突发事件能不能及时发、发得好。而“4·2·1+N”模式有个好处就是,有些事情总要出来回应,还不如早回应。下一步要推进各部门的一把手作为新闻发布会的第一责任人。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解释道,“4·2·1+N”新闻发布模式是2015年由国务院新闻办提出建立,即与宏观经济、民生关系密切和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部门,每季度至少举行1次新闻发布会,每年4次;这些部门的负责同志(部门的一把手),每半年至少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1次,每年2次;这些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一般指副部长),每年至少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1次。据了解,2015年,53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或负责同志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谈及的全国两会期间的国务院部门新闻发布会,郭卫民表示:“这样的新闻发布模式也是国新办一直在推动的,而且两会上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都是‘一把手’出席。”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