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成“快递员”只拉东西不拉人 这是玩的哪一出?

时间:2016-09-29 04:35:01

近日,中央纪委通报了6起执纪审查中发现的中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包括接受宴请、公款旅游、违规使用公车等内容。十八大后,“逢节必令”已成为中国反腐的常态化举措,形成一套禁令、举报、查处、通报的节日反腐“组合拳”。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前后,屡禁不止的送礼宴请又在层层监管下使出了新花招,网约车只拉东西不拉人,成送礼“新宠”。

节前送礼网约车成主阵地

“最近,我都快成快递员了。”在中秋节后的一次乘车过程中,一位姓徐的网络约车司机这样说道。原来,中秋节前一周左右,徐师傅曾接到过一个莫名其妙的单子,客人叫车后人不上车,只是放一些东西在车上。之后让徐师傅按照指定的地址把‘货’送到,一连4单皆是如此。

由于接单后的送货地址都是企事业单位,徐师傅推断,这应该是节前送礼。“来取东西的一般都是企事业单位里的小年轻。我曾经问过下订单的人,能否送到大门口的传达室,都被拒绝了,下订单的人要求必须送到对方手上。”徐师傅这样说道。

专职网约车更加“安全可靠”

之所以选择网约车送“货”,首先是因为送“货”和收“货”双方都不用出现;其次是网约车有预存款制度,也就是直接扣除账户里的钱。更为重要的是,网约车的司机都是经过注册的专职司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迅速找到司机及公司处理,所以更加“安全可靠”。

据了解,截至中秋节前,徐师傅接到了此类订单8起,另外与徐师傅同在一家公司的7位网络约车司机,有4人也接过此类“送货单”。

“不请不送事难办”的思维仍存

据观察,不少往年都是礼品盒满满的政府部门传达室,今年的礼盒数量却大幅减少。送礼方式开始变得更加隐蔽,出现了电子代金券、微信红包等送礼新模式。

“开了10多年公司,今年中秋最省钱。”在北京经营一家贸易公司的张凯(化名)这样说,由于饭局都被拒绝了,他今年过节只给给几个常打交道的部门领导送了人参礼盒和一些红酒干果礼盒,共计两万多。往年,单是一顿宴请,可能就要花掉十多万元。“不送礼心里不安生啊。”张凯说,“中国毕竟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总要通过送礼、饭局维系”。

而另外一些送礼者则选择在监管较松的节后,用快递直接送礼。北京市西城区企事业单位聚集的月坛附近,顺丰快递的张姓员工也表示节后工作量较大,感觉可能和地理位置有关系。

送礼花样频出 反腐力度加大

早在中秋前,相关部门就已发现“四风”问题在一些地方有所反弹,社会上有些商家想尽办法利用隐蔽的技术手段、信息手段来送礼,进而淡化了送礼的痕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明确规定,不准公款旅游或者变相用公款旅游,不准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等。

此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没有对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行为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了规定:

一、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即对于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一律不能收受。

二、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的,要予以纪律处分。

所谓“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其一是指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其二是指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的礼品、礼金价值。给予处分时,要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酌情处理。送礼会有新花样,但这都难以改变其本质,而纪委部门也在采取新措施(详情点击:微信红包、手机转账、"我付钱你收货".。.腐败也玩"互联网+" 纪委有啥招?),因此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干干净净过节最安心。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