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文最后的关怀

时间:2017-03-18 06:00:00

去年年底刚出版史学专著的史学奇才、18岁西安中学高中生林嘉文因抑郁症离世。其实,林嘉文决意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在与世界对话,他还要表达对他曾经生活过的这个世界的遗憾和希望。他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希望离开的。仅仅是他对自己身后可能遭遇的 轻薄、庸俗的解释 的担心,已经足够说明他的认真,足够提醒人们对生命的敬畏。

林嘉文的认真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发现具有普遍性的压抑和不尊重,比如他所发现的 校园政治地理学 现象,由己及人而关怀一切生命 理想主义者无不如此。

对一个特定的个体的深思熟虑之后所选择的离去,我们唯有遗憾,甚至不敢轻言理解。但是,即便如此,在不久前自杀的青年学者江绪林博士遗体告别仪式上,江绪林的挚友刘擎仍然表示:在一个有原子化个人倾向的社会中,包容和关怀是必要的却是不够的,友爱与团结也弥足珍贵。我们不仅需要专业同行的讨论群组,我们也需要寻求一种更积极和热忱的精神的、智性的友爱共同体。要寻求一种更积极和热忱的精神的、智性的友爱共同体。

人是一根苇草,会思想的苇草;可能很强韧,可能很脆弱。 思想 可以很轻盈,也可以很沉重,足以压断一根苇草。江绪林在他的朋友、众多的学生眼里,是他所从事的学术领域里的佼佼者,高中还没毕业的林嘉文被称为 史学奇才 ,已经出版两本史学专著。有报道说,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对林嘉文的评价是: 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达不到,带博士也带不到他现在这个水准 。但是人们没有想到,学术研究的乐趣,也不足以吸引林嘉文,或者说不足以构成他的人生动力。有人注意到,1月26日晚林嘉文发了一条微信:越发不明白自己这么拼是为什么,如果说是为自己,那只能说是为拼而拼。显然,林嘉文陷于人生的迷惘了。问为什么而拼,其实就是在问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也许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没有答案而又不可能不问。古往今来多少人问过这个问题,多少人被这个问题所压倒?

人生的意义,不是问出来的,不是讨论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所谓 活出来 ,就是那种看似普通的、世俗的、充斥着柴米油盐的生活。普通的生活是生命的土壤,它不仅提供给你生存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等等,它还有生命的精神养分,它让生命的根须深植于土壤。如果江绪林、林嘉文的生命中多一点来自世俗生活的养分,事情会不会是另一个结果呢?

关怀着世界和他人,而自己寻找不到抵御重压的精神养分和力量,也许是江绪林和林嘉文最让人唏嘘不已之处?刘擎在悼词中说,心理咨询行业是现代性的发明,将道德、价值和信仰的危机完全简化为技术性的心理问题,这是逃避和扭曲,而不是在真正面对深刻的人性问题。如何让人文关怀更多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各项为人服务的专业工作中去,是不是全社会应该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江绪林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生命的厚度》,最后的关怀,也许就在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