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36岁生日,并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8月29日,深圳市政府与北京大学在广州签署合作备忘录,决定以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为基础,共同建设北大深圳校区。根据备忘录内容,双方计划将北大深圳校区及其附属医院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合理学科布局、鲜明国际特色、世界一流水准的教育、学术研究和医疗机构。
在广州的签约仪式现场,虽然合作双方并没有明确北大深圳校区是否会招收本科生,但北大新闻网同日刊出的一篇报道透露:北大深圳校区将是一个以高度密集的学术研究为特点的校区,将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若干小而精的人文社科和基础理科学术机构,其具体的教育模式和方案正在研究之中。
这表明,北大深圳校区将是北大成立近120年来,首次在外地开办本科教育。对于一直渴望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突破的深圳来说,这份礼物来得可谓及时而珍贵。
深圳渴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过去36年间,深圳这座因改革开放而生的城市创造了经济发展的“特区速度”。从经济体量上看,2015年,深圳GDp总量已达1.75万亿元,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的“一线城市”。由于率先实现转型升级、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近年来,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内也属一流。
已经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的发展势头,足以让这座城市有了为自己庆生的资本。然而,对深圳来说,补齐高等教育资源和水平的短板,却是这座城市能否继续在未来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从经济和人口体量上看,深圳已是全国举足轻重的城市,但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来说,深圳仍处于相对较弱的水平,与耀眼的经济发展成绩单和城市地位实在难以匹配。数据显示,广东全省在校大学生约180万人,深圳市在校大学生(含高职、大专)仅有9万余人,约占全省的1/20。在常住人口中,深圳当前大专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24%,而北京这一比例超过35%,广州、上海这一比例均超过30%。
实际上,经济特区成立伊始,当时的市领导就已意识到高等教育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区创办第3年,深圳就作出举全市之力在一片荔枝林上建设深圳大学的决定。2000年,深圳又提出创建深圳大学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创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院群。2011年,深圳获准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在创校校长朱清时的带领下,这所高校曾因推行诸如“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等一系列改革而备受关注。
然而,大学的发展和城市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长期的积淀和持续的努力,甚至比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更需要时间。对只有36年历史的深圳特区来说,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完全靠自己的能力迅速建成高水平的大学,困难重重。于是,走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跨越式发展之路,以此快速提高高等教育规模与水平,就成了深圳城市管理者的必然选择。
实际上,除了北大,据深圳教育局透露,目前列入深圳正洽谈引进共建校区名单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其中,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已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按照计划,深圳未来至少有7所“985”、“211”院校。
在位于龙岗的深圳国际大学园内,香港中文大学、北理莫斯科大学等世界级名校也已开始招生和教学,未来5年,进驻这里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将有10所左右。这些名校如果办得成功,深圳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
离开燕园的北大,还是北大吗
对于渴望在高等教育上再造“特区速度”的深圳来说,高等教育蓝图已从纸上跃然而出。但对一所大学来说,异地办学,毕竟不像开一家连锁店那么简单。
“离开燕园的北大,还能有北大的味道吗?”一位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北大、如今在香港某知名高校任教的教授谨慎地表达了对北大深圳校区未来发展的担忧。在他看来,一所名校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是由多年历史的积淀而成。在校区管理上,即使复制校本部的办学理念、教学架构,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偏颇。
对北大、清华、武大等有着悠久历史的高校来说,异地办学如何保证与本部同样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挑战。在深圳之前,国内一些城市也曾大力推动过政府与名校牵手异地办学的尝试,然而,真正成功者并不多。
对于在深圳创办校区的名校来说,能否招到同样优秀的生源,是需面对的首要问题。更何况,大学的根本在大师,这些名校集中在深圳办校区,可想而知,对优秀教师的争夺必将十分激烈。如何保证有足够多、足够好的教授,也是摆在这些名校面前的实际挑战。
“这些挑战肯定存在,但不表示深圳校区就会不成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分析道,这些高水平大学在深圳的落地是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一方面,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尤其是政府财力、人口规模、容纳就业能力都为名校落户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深圳的科技创新驱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为高校提供了和市场对接,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广阔舞台。同时,深圳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国际化特色,为这些名校在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这些落户深圳的名校,在学科设置上均和深圳的需求紧密联系,比如,北大、中大都确定把医学、信息技术科学等作为学科发展的重点,这也正是找准了深圳城市发展的短板。
深圳的北大,更期待什么
由于具体的教育模式和方案正在研究之中,深圳的北大校区,面貌还不清晰,但也留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名校在深圳创办校区,比设置什么专业、招多少学生更让我关注的是,这些校区能否利用深圳自身改革开放的窗口地位,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师资引进、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突破,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新模式。”深圳本地一位教育观察者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传统名校固然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上有着深厚积淀,但也有些痼疾积重难返,在校本部,任何改革创新之举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反,在深圳创办校区,恰如在一张白纸上进行描绘,做好顶层设计,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能否借助新校区的创办,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以减少行政对高校的干预;能否进一步通过制度的方式,使教授治校的理念更好地落到实处;能否利用深圳毗邻港澳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赋予新校区国际化的气质,让新校区在师资引进、学生培养、学术研究上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实际上,去年落地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已经给了一个观察的窗口,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在此前采访中曾表示,清华在深圳的办学承担着清华教育改革试验田的任务,包括人事管理、交叉学科、产学研合作等方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在8月29日举办的深圳市政府与北大签署合作备忘录的仪式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在致辞中表示,北大与深圳市深化合作办学,将成为北大及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沿试验区,成为北大开放合作办学的窗口与创新平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武欣中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