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400多万农村贫困群众告别茅危房 喜迁敞亮新居

时间:2016-08-20 07:50:47

(杨陈 陆桂蓉 陈芊洁)坚实的水泥墙、青色的琉璃瓦,木式的吊脚楼,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这是19日记者在广西融水县四荣乡荣地村看到的经过危房改造后的新貌,原来那些残破不堪、昏暗潮湿的土砖房和旧木房早已不见踪迹。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住建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广西已清除了2.44万户现存茅草房,111万户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400多万农村贫困群众喜迁新居。

2015年,广西除了把五保、低保、贫困残疾人家庭、因受灾而无房的一般贫困户作为优先安排的危房改造对象外,还把精准扶贫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列入了危房改造的对象,融水县香粉乡新平村的村民莫春和就是受益人之一。

2015年3月,在外打工的莫春和特意从广东赶回家,申请进行危房改造,新房建成后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将拿到21000元的补助资金。

“要不是有这个政策,我也没想过建新房,因为要花不少钱。”莫春和说,他一直都在广东打工,虽月收入有三千元,但除去吃住和每个月给父母的赡养费,一年也剩下不了几个钱,要改造危房建起一座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对他来说是个奢望,而危房改造的政策,让他的奢望变成了现实。

76岁的吴时引是土生土长的三江县高秀村村民,三年前他们一家6口人还挤在一个破旧的木板楼里,房子阴暗潮湿,刮大风不敢住人,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生火煮饭也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引起火灾。

2013年,吴时引的儿子杨庆申请到了危改的名额,建起了如今的三层砖木结构新式吊脚楼,“现在厨房移到了一楼砖房的地面上,建起了节柴灶,设置了专门的烟道,做饭再也不用担心着火和烟熏了。”杨庆开心地说。

据悉,三江县高秀村是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侗族村寨,为了尊重侗族的居住习惯,三江县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中把农村危房改造与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保护传统村落和乡土特色建设相结合,使改造后的新房既经济适用、安全防火、卫生方便,又颇具传统风貌特色。如今在高秀村,像吴时引这样的困难户已有59户建起并搬进了新式吊脚楼房。

实际上,不仅是在三江,广西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中,为保持最传统的乡土特色,均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风貌改造、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扶贫移民搬迁等结合起来,既保持了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又留住了乡愁。

广西区住建厅村镇处处长彭新唐表示,边远山区的村民无力自筹资金一直是广西危房改造的一个瓶颈。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广西将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制定分类补助措施,重点向特困户倾斜等措施办法,帮助特殊困难农户开展危房改造,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需求。(完)许昌国内